4月25日午后,罗湖区“数智课堂”教学美术专场展示活动在深圳市桃园小学开启。此次活动由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桃园小学协办,聚焦数字媒体艺术领域,以创新教学范式为纽带,将艺术与科技深度交融,引领学生在沉浸式实践中探寻知识星河。罗湖区教科院陈小波副院长、布心小学肖莉书记、项目式学习团队负责人郭钰铭老师与张艳芳主任亲临现场,美术教研员王婧老师主持学术研讨。教育部国培专家正高级教师陈勇、深圳市名师胡云、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师李健芳等嘉宾携手共研,与罗湖区新入职教师及音乐、数学等学科青年教师20余人共聚一堂,共研数字时代美术教育新图景。
传统与科技的时空交响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附属布心中学新任教师江龙,携桃园小学五年级学子共探《数字媒体艺术》课程。课程以“经典永流传”为精神内核,以数字技术为羽翼,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新声,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艺术对话。江老师以生动的课堂语言与互动设计,演绎传统艺术与数字技术的交融之美,一件件既承古韵又焕新机的作品跃然眼前,点燃了学生探索的热情,课堂洋溢着思维碰撞的火花。
课程以数字媒体艺术全息投影风扇为序章,光影流转间,学生目光被深深吸引,好奇的种子悄然萌芽。随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数字盛景、《清明上河图》的动态长卷徐徐展开,数字媒体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的命题,在裸眼3D、全息投影、交互体验与AI创作的科技交响中,冲破传统媒介的桎梏,赋予艺术以新的生命力。
数字媒体艺术的沉浸探索
在实践环节,江老师以数字媒体艺术工具为舟,载学生畅游艺术与科技交融的海洋。他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数字媒体艺术的特质与价值,通过关键词联想与拓展,勾勒出这一领域的多元图景与创新脉络。学生借助数字媒体软件,化身创意工匠,将想象与灵感熔铸于作品之中,既锤炼了创作技艺,更深化了对数字媒体艺术内核的理解。
技术与美学的共生绽放
课程尾声,教师以关键词联想为火种,点燃学生想象的燎原之势。在小组合作中,“桃园小写共创数字艺术作品”应运而生,航天器与空间站的数字影像跃然屏幕,学生视野豁然开朗。AI技术的赋能,让创意筛选与元素整合如行云流水,多元关键词与前沿技术碰撞出璀璨火花。音乐疗愈环节的跨学科设计,更是将艺术素养与逻辑思维熔铸一炉,彰显数字媒介教育的无限可能。
专家共话教育新篇
在课程点评环节,陈小波副院长肯定了本课以“新奇、有趣、好玩”为笔触,勾勒出艺术教育“新智教学”的生动范本。陈勇、王婧、胡云等专家在肯定青年教师教学潜力的同时,寄语美术教育应深耕学科本位,践行新课标“综合·探索”理念,呼吁数字时代美术教师兼具专业底蕴与创新锋芒。李健芳老师作为科组导师,在总结中表达了对专家引领的感激之情,并展望美术教育在名师引领下,定能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这堂别开生面的美术课,不仅让学生领略了数字媒体艺术的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勇于创新创造的种子。它如同一扇窗,为学生们打开了一个艺术与科技交织的奇妙世界,引领他们在未来的探索之路上,以科技为笔,以艺术为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图文供稿:布心中学美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