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3日上午,罗湖区首批“融智课堂”课例展示与教学研讨活动,在深圳市罗湖区桃园小学科创教室精彩进行。此次活动备受瞩目,罗湖区委教育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马莉,罗湖区教科院院长李春娥、副院长陈小波,深圳市布心小学党总支书记肖莉,深圳市碧波小学书记汤学儒,罗湖区教科院小学教研中心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静、小学数学教研员高众等领导、专家亲临现场,观摩指导。
融智课堂尽显风采
创新未来教育,罗湖从一间教室的革命开始,基于“目标与理念,文化与课程,环境与场景”,致力于将每间教室打造为“1个空间3种场景N种课程”的融智课堂学习空间。
本次教研共呈现小学语文、数学两节展示精彩课例。第一节课由深圳市碧波小学的隆媛老师执教《汉字大观园》。隆老师携手桃园小学五(5)班学生,师生共同创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汉字游园会。课堂精心创设“汉字游园会”情境,巧妙融入猜字谜、对歇后语等丰富多元的文化活动,全方位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有力推动语文综合素养的进阶。课堂上,学生们围绕汉字“日”,深挖文化脉络,采用了小组汇报、展板呈现、视频展示、游戏等多种形式,从演变历程到文化隐喻,全方位领略汉字的博大精深,切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沉魅力。
在科创教室的科技环境加持下,学生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迅速组建研究小组,借助平板电脑高效检索资料,筹备并圆满组织了“汉字游园会”。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思维碰撞的火花四溢,充分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创新活力,生动诠释了探究性学习“求真”、项目化学习“求新”的教育追求,深度展现课堂的综合性、开放性与体验性特质。
接着,由罗湖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刘莹老师执教小学数学课例《穿多高的高跟鞋》。此节课以任务驱动构建模型,学生围绕“什么是黄金分割”这个主任务展开热烈探究。课堂上,孩子们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借助智能工具如豆包和“布布老师”,通过查阅资料、动手测量、精准计算、细致书写以及热烈讨论等一系列活动,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潜能,尽情展现探究精神。小组合作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同学们相互交流启发,携手攻克难题,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得以显著提升。
随着探究的逐步深入,孩子们成功揭开了黄金分割的神秘面纱,并巧妙运用所学知识构建数学模型,用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穿多高的高跟鞋更美”。各个小组各显神通,方法多样,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与齐心协作下,最终总结归纳出精准的数学公式。相信经此一课,同学们定会更加善于运用数学知识搭建模型,化解生活中的各类问题。临近尾声,刘老师深情寄语:希望大家今后都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思考世界、表达世界。
高屋建瓴专家引航
两节展示课后,学科教研员组织与会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研讨。
罗湖区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静老师主持课例《汉字大观园》点评环节,布心小学党总支书记肖莉进行专家评课。肖书记高度赞誉这堂课精准契合罗湖教育创新发展路径与目标导向。在充分肯定多元目标融合、教学流程科学严谨、项目式学习理念深度渗透及学生主体地位凸显等显著亮点的同时,还从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极具前瞻性与建设性的建议,如深化知识输入层次、强化输出环节的创造性与生成性,通过引入冷门前沿研究成果拓宽视野,开展创意创编活动激发创新思维,为持续优化教学实践提供了方向指引与实践思路。
罗湖区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高众老师主持课例《穿多高的高跟鞋》点评环节,布心小学党总支书记肖莉进行点评。肖书记称赞其是一堂以学生为中心的优质课,处处彰显着真问题、真探究、真合作、真收获的教学理念。她还从目标明晰精准、任务驱动有力、多维体验丰富、教法与学法灵活多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数字赋能高效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本节课的诸多亮点。肖书记感慨道:“这堂课尤为注重学生的主体体验,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再到检验问题、应用问题,无一不是学生亲身经历。瞧,孩子们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正是思维活跃的生动映照。我们仿佛能够真切地感知到,孩子们大脑深处思维的火花在尽情绽放。这不禁让人想起恩格斯的那句名言: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
最后,肖书记还提出了一条极具建设性的建议:不妨在课程结尾增设一个“现场应用美”的环节,为全体同学和听课教师拍摄一张合影,让同学们充分发挥创意,巧妙运用黄金分割比乃至黄金分割角,进行一次美的创造,从而进一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本次“融智课堂”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凝聚着罗湖区教科院领导的战略引领、小学语文、数学教研团队的深耘细作,也离不开深圳市桃园小学、深圳市碧波小学、深圳市布心小学科组团队的鼎力支持。罗湖区将持续深耕融智课堂建设,推动教学创新常态化,全力培育学生创新思维与综合素养,助力莘莘学子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文:李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