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小初贯通教育,拓宽教研视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教育合力,实现教学高效互动和贯通培养。罗湖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贯通教研暨新品质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联合研于2024年5月20日在大望学校举行。大望学校李富贵校长、罗湖区综合实践教研员宗艳、罗湖区综合实践中心教研组成员陈兴祥、罗湖区综合实践兼职教研员谭建犁、张立辉、胡静霞老师及新品质学校4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研讨第一阶段,大望学校杨冰老师进行公开课课例展示,杨冰老师的课例《校园植物调查与优化》是七年级的综合实践内容,依托大望学校特有的植物生态资源,展开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当天的课堂以“考察探究活动”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分组汇报、讨论交流与考察探究过程与成果,进行反思和改进,经历考察探究活动的“交流、评价探究成果;反思和改进”最后两个环节。带领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交流展示,为大家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初中综合实践指导课。在课堂上,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她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研讨第二阶段,由新品质学校的其他3校展开说课。首先,凤光小学的庄祉莹老师带来了《拼装家具真有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工艺——榫卯结构的精彩说课,她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教学特色、课后反思给我们展示了精彩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数字化赋能对提高上课效率的直接作用,通过提高评价能力,激发学生自信心。接着,莲塘小学的吴丽丽老师带来了六年级《八颗星球》互动性强的说课内容,她熟练地使用AR技术、SEEWOO投屏、传屏、罗湖区智慧教育平台C30系统给我们展示了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实效。最后,梧桐小学的杨永乐老师带来了一年级《废纸变变》的说课内容,她通过整合各学科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融会贯通各类知识技巧,践行环保用纸的价值观念。
研讨第三阶段,首先,罗湖区综合实践兼职教研员张立辉老师和胡静霞老师,罗湖区综合实践中心教研组成员陈兴祥老师分别发表了点评。他们对新品质学校4校展示老师的课堂教学、说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和改进意见。接着,罗湖区综合实践教研员宗艳老师进行了主题发言,宗艳老师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学段贯通壁垒等方面阐述了开展小初高学段贯通教学研究的必要性。宗艳老师表示,基于学段贯通的教学设计,应该首先确定核心概念和关键知识点,并设计在不同年级教学中的递进性和连接性,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情,设计恰当的活动,最后进行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评价。宗艳教研员还对新品质学校4校老师们的公开课和说课进行了逐一、富有建设性意见的点评。最后,在自由研讨环节,与会老师们就小初贯通培养中可研的内容进行“头脑风暴”。通过互相交流和学习,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宗艳老师指出,打破各学段各学科教学壁垒,实现人才贯通培养,将更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鼓励各学校以学校为单位开发自己的主题课程,选择一个主题开展下去,持续研究,必将有丰富的结果。此次联合教研活动为贯通培养的推进与此后的深入交流搭建了平台,为找准小初教学的有机衔接点,有效地对综合实践教学”提质增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平台。
此次中小衔接交流研讨活动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的启发与思考,为今后如何扎实开展小初衔接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高质量全面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文/胡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