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最美的姿态,培训是最好的遇见。教之美,在于自我钻研与提升。为推进罗湖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实践研究,加强片区教研交流,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发展,4月10日下午,罗湖区教科院举办了罗湖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素养培训活动。深圳市综合实践教研员于洋老师,罗湖区综合实践教研员宗艳老师、兼职教研员、各校综合实践学科组长、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师共同参加此次培训活动。
本次罗湖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素养培训活动分三个环节举行。环节一:深圳市综合实践教研员于洋老师进行了《以核心素养为指引的跨学科教学实践探索》——关于新课标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思考的讲座。她通过解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让老师们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知,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案例讲解阐述了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推进策略及探索意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亲身实践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专题报告中于洋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作了精准的界定,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策略作了明晰的指导,并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型作了很好的示范。她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观念、大概念,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和依据来选择学科内容——“学什么”的问题,设计课程核心素养目标得到落实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怎么学”,设计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目标和方式相适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她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就问题进行讨论,并要学会如何及时捕捉活动中学生动态生成的思考和创新性意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环节二:新品质学校、“5+1”联盟校联合教研。水库小学的李丹主任以《20公里远足拉练综合实践课程》为题,从成立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工作的背景、组织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确立以六年级毕业班学生的活动主题、立足课堂促师成长、走出课堂社会实践四个方面进行本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案例分享。
环节三:专家、老师交流活动。在互动中,深圳市综合实践教研员于洋老师通过案例、教案设计交流经验,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鼓励了在场的老师,珍惜区综合实践学科提供的展示平台,走上属于自己的优秀成长之路。让在场的老师们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此次罗湖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让参与教师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了新的启发和感悟,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个人教学专业发展,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老师们不断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新风向,创新学习跨学科融合新样态,感受到综合实践学科的魅力,助推罗湖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文/胡静霞,审核/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