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6日,为进一步推进罗湖数字化转型提升,探索人工智能环境下应用场景模式,提炼实验校新型教育学模式,深圳市罗湖区教育信息化“双区”实验校工作研讨会在区教育局大楼411报告厅举行,深圳市教育信息技术中心数字化转型研究部部长冯亮、深圳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曹晓明、深圳城市学院课程与评价改革研究院院长宋承昊,深圳市警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主任薛克勋,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春娥,罗湖区14所教育信息化“双区”实验校分管校领导、主管中层、实验校工作室主持人、骨干教师等10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伊始,14所实验校代表分别分享自己校区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果,以整理并总结各校的经验,形成最佳实践的标准。学校代表也提出如下问题:人工智能虽然能为教学提供个性化学习,同时也丰富了教学资源,还能辅助教师工作,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前的人工智能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存在一定隐私和安全问题,更有可能导致学生依赖程度增加,使其缺乏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专家点评环节,冯亮部长提出本次“双区”实验校工作研讨会的意义在于各校之间相互协作、共同讨论,促进实验校的持续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宋承昊院长指出,要研究如何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科创与AI有一定边界,需要关注AI如何发挥深层次的教育作用;薛克勋主任提出,数字化转型是战略性工作,“育、教、学、研、评、管”能够体现教学价值,这也是一场“人机协同”下的教学改革,可以带来许多新机遇和挑战;曹晓明院长指出,罗湖的“双区”实验校工作理念务实、工作扎实,但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数字多、数据少,评得多、做得少,思得多、乐得少,未来还需要在数据方面下功夫,并且在使用人工智能的时候,要坚持教育第一性,注重教育的主体性。
会议的最后,李春娥院长总结到,本次研讨会中专家起到培育作用,真正落实工作的是各学校,建议各学校既要借好“外力”,又要用好“内功”,才能助力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