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精神,着力在教育中做好数字化教育加法,围绕广东省建设科技创新强省、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定位,推动中小学开展高质量信息技术教育,“粤港澳同一堂课智慧教研助推学校数字化转型发展”中小学交流研讨活动,近日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龙口西小学举行。活动由广东省教育厅指导,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龙口西小学承办,荟贤小学、澳门劳校中学,香港陈树渠中学协办。来自深圳、广州、香港和澳门的20位中小学校长、科研院所专家及来自广东各地市负责数字赋能教育的教研员、课题负责人、企业代表等近200人汇聚一堂,探讨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策略。
活动聚焦于数字化转型的智慧教研有效实施,深入探讨大概念+生成式人工智能课堂的关系,探索中小学五育并举下的智慧课堂教育新方法新路径,通过课例展示、主题讲座、教研沙龙等环节,互相借鉴、交流学习、共同成长。
活动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主任姚轶洁主持,多位粤港澳专家参与了课例、讲座分享及论坛发言,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肖骥辉就《信息技术赋能高质量劳动育人的区域实践》进行分享。肖老师认为,要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要从智慧劳动课堂,智慧劳动学科,智慧劳动教育三方面入手,全面深入贯彻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从市教研,区教研到校教研,在全市以点带面的开展多层级教研活动。肖老师还分享了罗湖各中小学劳动教育与信息技术共同推进科教融合的经典案例,以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助推罗湖教育强区建设。
活动全程采用线上直播,罗湖区各中小学校组织劳动教师及各学科教师进行了观摩。老师们从中感受到信息技术在变革教学方式、创新学习方式方面的重要性和优越性;感受到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在了解学情、分析评讲以及注重学法等方面都体现了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优势,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反思到我们的课堂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此次活动,通过搭建老师、专家之间互相交流的教研平台,促进了老师对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探究,助推智慧课堂的优化升级,老师们反馈收获颇多。喻艳芳老师分享道:参与这次教研活动,我们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能力,还加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合作,很有意义!
本次活动不仅是培养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抓手,也是增进文化认同、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粤港澳同一堂课·助推学校数字化转型发展”的举办,是粤港澳三地推动科学教育交流合作、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创新探索。
图文编辑:赵倍莹肖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