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及《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健全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体系的实施意见》(粤教研〔2020〕1号)文件精神,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科创与STEM课程教学实施水平,特别是提高广东省各级科创与STEM教研员指导教研和引领教师的能力,切实推进广东省科创与STEM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9月19日——9月24日,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2023年广东省科创与STEM教研员岗位研修暨创新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在佛山顺德区举行。
9月20日上午,研修活动顺利开幕。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郑锦松副主任为大会致辞;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中学地理和研学旅行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施美彬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部署;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老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魏锐教授进行了专题报告。全省21个地市的专职、兼职科创与STEM教研员、科创与STEM基地骨干教师等共220余人参加了研修活动。
广东省各地市在领导及专家的带领下,围绕科创与STEM教育开展了精彩的探索和实践。9月23日上午,研修活动邀请了4个地市的优秀成果给大家进行展示分享。首先登台展示的是来自深圳市罗湖区教科院的宗艳分享的项目成果《多维度构建区域科创教育生态体系》,宗老师从工作机制、课程体系、教师队伍、教学模式、教学资源、评价制度六个方面介绍了罗湖科创教育的生态体系。其中,在课程体系方面,罗湖区构建了区域普适性课程、特色课程、校本课程三级科创教育课程体系;在教师队伍方面,罗湖区在全市率先建立了“中小学科创教育工作室”机制,成立了包括高中、初中、小学全学段的7个科创教育工作室,辐射、引领全区科创教师专业成长;在教学模式方面,创建了“五步三维”STEAM教育活动模式,该模式注重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资源方面,整合各类中小学科创竞赛及教育活动建设了“罗湖区中小学科创教育活动网站”,依托罗湖智慧教育云平台搭建了在线“科创教育学习社区”。通过宗老师的分享,广东省各地市的教研员、骨干教师深入了解了深圳罗湖区教科院在构建区域科创教育生态体系方面的实践和成果,这些经验和做法为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贡献了科创教育罗湖新范式。
紧接着,广州市体育新路小学的《“新丝路·万里行”跨学科校本课程建设》、惠州市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惠阳学校的《机器人教育课程设计——惠州市科创与STEM教育》、东莞沙田实验中学的《学科创与STEM教育系列微课开发》也相继进行了分享展示。
本次研修强调新时代教研体系建设,对教研员、兼职教研员提出了四个服务能力,一是服务政府决策的能力,二是服务学校管理的能力,三是服务教师专业成长的能力,四是服务学生成长的能力,此次活动内容的策划、组织与安排紧跟这四个服务能力的建设进行推进。研修活动的目标与内容:一是开展科创与STEM课程教学改革专题研究,以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研学实践等协同育人价值的发挥,转变育人方式,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科创与STEM教研员的服务决策和政策执行力。二是开展科创与STEM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绩效监测评估、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实施等核心问题主题研修,提高科创与STEM教研员服务学校管理的能力。三是开展省教育研究院新时代广东省中小学幼儿园科创与STEM教育课程教材构建与实施教改实验成果交流展示活动,提高科创与STEM教研员课程领导力和服务教师教学指导力。四是开展科创与STEM优秀教学课例、项目成果研讨,分享科创与STEM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鼓励各级教研机构和中小学积极开展科创与STEM教育教学研究。
相信通过广东省科创与STEM教研员岗位研修暨创新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广东省各地的科创与STEM教育将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