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全区中小学科研主任能力提升暨罗湖区数字化“思乐课堂”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在教科院411会议室召开。会议由罗湖区教科院科研管理中心闫璟主任主持,罗湖区教科院荆志强副院长、宝安小学李意新副校长、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李学良主任及部分学科教研员出席了会议。全区近100名中小学科研主任参加会议并聆听讲座。
区教科院荆志强副院长在讲话中表示,实现教育高质量已成为大家的共识,学生成长、教师幸福、学校发展就是教育高质量。他对学校科研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二是关注课堂教学改革;三是关注与信息技术融合;四是关注成果提炼推广;五是关注教师专业发展。同时,荆院长鼓励全体科研主任聚焦课堂研究,促进质量提升。
会议邀请宝安小学李意新副校长开展了《选题聚焦教学,研究提升质量——浅谈学校教研共同体打造的实践策略》的专题讲座。讲座从整体系统规划学校科研工作、建立基于学科组的教科研管理机构、搭建强有力的教科研支持系统三个方面,介绍了学校以科研为载体实现学生、教师、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宝贵经验,阐述了教育科研应服务教育教学实践,链接教师专业发展,聚焦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研究能解决的问题、研究需要研究的问题,为在座的老师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区教科院初、高中政治教研员万雪梅、滨河实验中学章璇、翠园实验学校孙国强、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莫连芳分别作了题为《中学政治数字化“思乐课堂”的策略研究》、《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如不辍,未来可期》、《基于数字化“思乐课堂”的中学历史学科教学活动设计研究》、《基于数字化“思乐课堂”的小学数学拓展课的设计与实践研究》的成果汇报与分享。
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李学良主任对四位教师的分享进行了点评,他认为在高质量发展体系中,科研与技术的教育教学创新是推进变革的核心抓手,是推进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等效能变革的主要力量,是推进课程教学、学生发展、教师发展等教育服务质量变革的关键因素。四位分享老师是“想做真研究,真想做研究”。未来希望大家以普通高中、义务教育新课标为依据,以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施为指引,通过一个个主题、一个个单元、一个个课例的扎实研究,找到推进新时代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新思路、新路径。
区教科院科研中心闫璟主任对2022年的科研工作进行了简要总结,并表示2023年的工作重心是加大科研培训力度,探索聚焦课堂、课题、课程“三课一体”科研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定点培育,通过罗湖区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发布展示等活动,实现科研成果的提炼和培育。
此次会议,既有理念层面的专家讲座,又有实践层面的分享与点评,实现了科研工作区内、外的交流互鉴,将有效助推我区的科研工作再上新的台阶。(文:肖仕扬、图:李毅昆、审核:闫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