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南方科技大学附属罗湖中学校园内书香氤氲、思想激荡,首届启航班读书分享会如约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以阅读《高阶思维》的经验交流为核心主题,旨在搭建教师专业交流平台,以深度阅读推动高阶思维培养与教育教学实践创新。南科附罗中林召福书记、陈龙校长、赵岳副校长出席活动,王好雨老师担任主持,启航班全体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分享,共同开启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读书盛宴。
小组分享展风采,思维碰撞共成长
作为本次分享会的核心环节,四个小组依次上台,围绕《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一书的阅读感悟展开深度分享,并结合学科教学实践推荐优质书籍,展现了南科附罗中教师扎实的理论素养与创新的教学思考。
第一小组:聚焦“思维迁移”,打通教学与管理的联结
第一小组由吴琼老师带队,曹美玉、陈容、匡庆、张素玮、周莹莹五位老师共同参与。分享中,小组以“以启发为核心,点亮思维之光”为主题,深度解读《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中“强化迁移/递归性”“高阶思维三层次”等核心观点。陈容老师结合班级管理实践,提出将“班级作业管理逻辑”迁移至学生个人错题管理的创新思路,通过“找根源—定对策—追效果”三步法,引导学生实现从“班级管理”到“自我管理”的思维跃迁;曹美玉老师则聚焦数学教学,反思传统“解题机器”式教学的局限,提出以“元认知提问”“项目式学习”打破思维定式,如设计“用相似三角形测量旗杆高度”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深化分析、创造能力。此外,张素玮老师结合英语语法教学,设计“帮助同龄人解决焦虑”的真实情境,将定语从句学习与情感联结、意义建构相结合,生动诠释了书中“建立相关性”的教学理念。周莹莹老师推荐《毛泽东选集》,从相应的历史背景出发,以史为鉴,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理解,如何缓解日常学习和工作焦虑。
第二小组:立足“优势教养”,探索教育与思维的双向赋能
第二小组以骆丽娟老师为汇报人,朱裕银、郑定鹏、方尊、罗佳、王好雨、张子轩六位老师分别从语文、数学、历史、物理、化学、体育学科出发,形成“共读+自选”的阅读模式。在《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的共读分享中,王好雨老师以书中“5R3层次”思维框架(相关性、丰富性、关联性、严谨性、迁移性;理解、洞察、应用)为核心,提出“以挑战性问题激活思维+图形组织器可视化思维”的双策略教学方案;郑定鹏老师则打破“高阶思维是天赋”的误区,通过“问题链设计法”“反事实思考训练”等实操方法,展现高阶思维培养的可落地性。自选书籍分享环节,骆丽娟老师结合《优势教养》提出“聚焦学生优势而非修正缺点”的教育理念,设计“班级优势记录本”“我的优势探索表”,以“亮点式关注”激活学生成长动力;朱裕银老师则从《语文的文化品格》出发,呼吁打破“语文工具性”单一认知,挖掘汉字、文本背后的文化密码,让语文学习成为传承民族精神的桥梁。罗佳老师深入解析了《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这本书,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关注学情,学生主导;融入情感,积极引导;创设情境,指向生活”的具体教学策略。此外,方尊老师推荐《天才的学习方法》,深入剖析大脑的记忆过程,提出有效的学习记忆方法。
第三小组:深挖“思维本质”,构建理论与实践的闭环
第三小组张金秋、林小兵、陈代坤、李丽君、袁俊莉、曹晓磊六位老师聚焦《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中“迁移与递归”“批判性思维”两大核心能力。林小兵老师深入剖析“迁移与递归的协同作用”,提出“递归为迁移提供可靠起点,迁移为递归提供检验场域”的观点,并以“错题分析”为例,说明如何通过“拆解错误底层原因—迁移同类问题—反思调整”实现思维深化;李丽君老师则以物理学科为切入点,通过“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设计培养学生“基于证据的逻辑质疑”,以“压强章节思维导图”构建结构化知识网络,生动诠释批判性思维与结构化思维的培养路径。此外,袁俊莉老师推荐《给明天的一句话》,呼吁教师以书籍为盾,应对教育与生活中的焦虑与挑战。
第四小组:拓宽“阅读边界”,实现专业与视野的拓展
第四小组黄志辉、廖洋、郑伊程、梅丽华、孙兆兵五位老师,以“书籍多、形式多、感悟多”为特色,在《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分享之外,引入多领域书籍拓宽思考维度。郑伊程老师聚焦“严谨/专注—挑战性”维度,提出通过“复杂体验+放松警觉状态+积极反思”培养学生专注思维,并以体育“排球垫球”教学为例,设计“观察—提问—总结”的思维训练环节;梅丽华老师结合《作文课,我们有办法》,提出“基于问题解决的写作微课程”,以学生真实写作困境为起点,构建“动态生成”的教学序列;孙兆兵老师则从《景观社会》出发,以批判视角解读现代社会“影像统治”现象,为教育者提供宏观视野参考。黄志辉老师推荐荣格心理学著作,呼吁教师“向内审视”,通过了解人格类型优化教学沟通与亲子教育;廖洋老师则以《乌合之众》为引,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领导寄语明方向,凝心聚力启新程
在各小组分享结束后,学校领导依次发言,对本次读书分享会的成果给予高度肯定,并从教育变革、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三个维度提出殷切期望,为后续阅读与教学实践指明方向。
赵岳副校长:以《高阶思维》为钥,开启教育认知新大门
赵岳副校长首先分享了自己与《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一书的渊源,她提到,初读此书时便被“思维可培养、需落地”的理念打动,书中“建立相关性”“强化迁移递归性”等观点,恰好回应了当前教育中“知识碎片化”“思维浅层化”的痛点。她强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师唯有先掌握高阶思维方法,才能引导学生从“被动记”转向“主动思”,从“会做题”转向“会解决问题”。同时,她呼吁全体教师重视阅读的价值:“阅读不是任务,而是自我成长的养分,它能帮我们跳出教学惯性,以更开阔的视角应对教育挑战。”
陈龙校长:以阅读规划为基,筑牢教师成长新路径
陈龙校长对各小组的分享表示高度赞同,并结合学校发展强调“后续阅读规划”的重要性。他指出,当前教育正处于变革期,新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的要求,迫切需要教师具备“宏观视野”“转型意识”与“清晰的成长路径”。为此,学校将建立“启航班阅读长效机制”:一是定期开展跨学科读书分享会,打破学科壁垒,促进思维碰撞;二是搭建“阅读—实践—反思”的闭环平台,鼓励教师将书中理念转化为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方案,并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三是完善教师阅读资源库,精选教育理论、学科专业、人文素养类书籍,满足教师多元化阅读需求。“教师的成长,就是学校的成长;教师的思维高度,决定了学生的发展高度。”陈龙校长的话语中,饱含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与期待。
林召福书记:以品牌建设为标,打造学校文化新名片
林召福书记在总结发言中,提出将“启航班读书分享会”打造为南科附罗中“品牌活动”的目标。他表示,本次分享会展现了教师们“以书为阶、赋能教育”的积极风貌,而读书分享不应止于“一次活动”,更应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学校将从三方面推进品牌建设:一是扩大活动参与范围,邀请学生、家长共同参与,构建“家校社协同阅读”生态;二是丰富活动形式,增设“读书沙龙”“名师讲坛”“阅读成果展”等环节,让阅读从“分享”走向“实践”;三是强化活动影响力,通过校刊、公众号等平台宣传教师阅读心得与实践案例,让“书香校园”成为南科附罗中的鲜明标识。“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思维照亮教育。”林召福书记的寄语,为本次读书分享会画上圆满句号,也为学校未来的文化建设与教育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次首届启航班读书分享会,既是南科大附属罗湖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是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未来,南科大附属罗湖中学中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以阅读为媒、以思维为核,引导教师在教育变革中找准方向,在专业成长中深耕不辍,为培养新时代学生奠定坚实基础。
文:朱裕银
图:王好雨
审: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