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加强初三“考教衔接”的精准指导,2025年4月16日,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陈小波带领教研员团队到南科大附属罗湖中学,开展“2025年新教师过关考核暨初三‘考教衔接’视导”工作。
本次视导覆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法、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等学科,教研员通过随堂听课、科组交流、反馈研讨等形式,对学校课堂教学、新教师培养及初三备考工作进行了全面指导。
语文:语文教研员蒋麑老师听取了初三林小兵老师的《贬谪类记文复习课》和初一丁思旗老师的《<孙权劝学><卖油翁>复习课》,高度评价林老师“以考定教”的设计思路及丁老师“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实践,建议进一步丰富学生活动形式,提升课堂活力。
数学:数学教研员洪飞老师对曹晓磊老师的课堂互动与分层教学表示赞赏,同时建议优化问题设计的梯度性,强化学生思维训练。
英语:英语教研员余致晓老师观摩了闵雪老师的阅读课《ABlindManandHis‘Eyes’》及王玢月老师的语法复习课,肯定闵老师“小步子、分段走”的教学策略,并针对写作训练提出“紧扣中考开放性命题趋势”的指导建议。
物理:物理教研员张勇老师对罗佳老师的《透镜及其应用》和何威老师的《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课给予好评。罗佳老师以动画演示与学案结合,直观呈现透镜成像规律,课堂逻辑严谨;何威老师通过浮力实验与投屏技术融合,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教学手段多样,流程高效。
道法:道法兼职教研员宋丹丹老师对何瑶老师的《中华文化专题复习》与魏红霞老师的《时政热点与国情教育》进行了评价。何瑶老师的课堂整体教学环节完整,逻辑清晰,实现了讲练结合,讲解流畅。魏红霞老师的教学设计优势显著,依据学情将内容拆解为有序模块,构建起逻辑连贯的教学链条。建议两位老师在保持优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标核心素养,融入“贯通课程”理念,强化跨学科资源整合,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和未来发展需求。
历史:历史教研员肖仕扬老师称赞初三方尊老师的《新质生产力》专题课“创意十足”,通过具象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概念,串联历史知识体系,助力学生重构认知框架。初一许飞老师的民族关系复习课则活用游戏化测评与图文并茂的学案,课堂趣味性与知识性并重。
地理:地理教研员刘春明老师、兼职教研员吴琳冰老师提出,牛琦老师的地理课堂上,图文视频材料丰富,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实验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郭红兵老师的教学基础扎实,专业功底深厚,经验丰富,授课重点突出,并且能够融合跨学科教学,加入了地理核心素养内容,展现了高水平的教学能力。
生物:生物教研员刘为华老师充分肯定李静宇老师的《种子的萌发》与陈学璇老师的《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课堂。李老师以精美课件与互动活动吸引学生深度参与;陈老师则通过“设计食谱”“分析食品包装”等任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课堂生活化特色鲜明。
化学:化学教研员郭钰铭老师对林文强、赵琴两位老师的课堂给予充分肯定。林老师以实验教学为核心,精准落实中考实验操作规范,通过分组实验与实时指导,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课堂严谨有序。赵老师创新引入AI教学工具辅助复习,设计分层学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体育:体育兼职教研员田荣达老师对单浩楠的《耐久跑》与李小兰的《跳绳+协调性练习》给予积极评价。单老师动作示范标准,分解教学细致;李老师则通过多样化的跳绳游戏与协调性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教研员建议加强分层教学与个性化指导,融入更多趣味元素,让体育课堂既科学又生动。
陈龙校长对视导团队的专业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此次视导既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契机。学校将认真梳理教研员的反馈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
学校后续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优化新教师培养机制:依托南科大及罗湖区教研资源,开展“标准+”教研模式,“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加强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管理能力培训。
深化初三“考教衔接”研究:组织学科组分析中考命题趋势,优化复习计划,强化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提升备考实效。
加强学科组建设:以教研员反馈的问题为导向,定期开展主题教研活动,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此次视导为南科大附属罗湖中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一所“高品质、创新型”的标杆学校,为罗湖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何云惠供图:校办公室审核: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