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邓登江总校长提出:一切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都是课程,以“五大文化节”为载体,有机融合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创建华美外国语学校PBL课程文化。
从真实世界的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并将研究结果以一定的形式发布,这种学习方式称为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
学期初,全体教师(含行政)陆续参加组内公开课展示。五月,微雨过,叶绿莹然,15-16日,各科组选派代表打磨精品,集中展示11节校级公开课。学校邀请专家担任评委,正高级胡少明副校长,正高级周湘主任,金安集团教学总监李功良校长。
第五章语言学科项目
首先是初中语文组杨霞老师,带领学生沉浸在《紫藤萝瀑布》的畅快课堂。杨老师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生动而形象的紫藤萝世界。从整体感知到细节剖析,条理清晰,循序渐进,让学生轻松跟上节奏,深入理解文本。杨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恰到好处,既能引发学生思考,又能引导学生不断挖掘课文的深层内涵。例如,“作者为何对紫藤萝有着如此细腻的描写?”“从紫藤萝的变化中我们能领悟到什么?”等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学生活动丰富多彩。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独特见解。小组合作探究时,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探讨问题,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语文组刘俏老师开展了一节沉浸探究式课堂,品读语言的魅力。重视朗读训练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秀传统,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在朗读上必须有质和量的保证。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拓展思维。因此,这节课在刘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书声琅琅,读得如痴如醉。打造语文项目式学习的课堂模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探究是课堂的主线,刘老师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围绕驱动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课文内容,再借助插图、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意,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读懂课文。
初中英语组张红燕老师的《WaterTalks》英语课堂,她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发起了一场和“小水滴”的对话。课堂上,张老师充分结合教学素材,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上了一节丰富多彩,印象深刻的英语课。本节课中,张老师以游戏导入课堂,通过单词PK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充分激发了学生兴趣。并通过创设情境,以拟人的对话形式,通过第一人称视角,带领学生步入“一滴水的旅途”场景。课堂上,学生经过丰富的读前、读中和读后活动,充分锻炼了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张老师恰到好处地融合了文本、语音、图片和视频等多方位教学素材,同时通过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不仅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略读和找读的阅读技巧,更是充分激发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知识迁移能力。除此之外,在课堂上学生们通过所学,深刻地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并且制定了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有效策略,这真正体现了学科育人的目标。
小学英语组美丽活泼的王蓓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走近地球母亲《TheEarth》。王蓓老师首先和学生回顾有关地球的几个颜色部分,接着以招募环保小卫士的情境导入,以闯关的方式推进教学内容,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好胜心。Task1:Watchformainidea.听录音,了解文章大意,对文章整体感知。Task2:Readforstructure.略读全文,根据三个关键词beautiful,sick,clean,引导学生把文章划分出三个部分。引导学生自主分段,帮助他们理清文章结构。Task3:Readfordetails.分段阅读。布置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任务,预设5分钟探究时间。接下来小组展示汇报环节是本节课的最大亮点。用投影把小组合作的worksheet展示给班级,陈述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关键词换位的游戏化操练,扫清阅读障碍,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根据板书的关键词引导同学们小结,并预告下一环节学习内容。
四节语言学科项目式学习的展示课,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体现了课程总监周湘主任提出的“结构化认识”“结构化表达”“结构化重塑”“结构化思维”。邓总校长对课程文化展示活动进行了高度评价,指示每学期都要开展,切实提高老师们专业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