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邓登江总校长提出:一切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都是课程,以“五大文化节”为载体,有机融合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创建华美外国语学校PBL课程文化。
从真实世界的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并将研究结果以一定的形式发布,这种学习方式称为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
第三章语文课昆虫总动员项目
2024年4月10日,201班语文公开课《我是一只小虫子》。韩笑老师带领孩子们沉浸在昆虫世界的喜怒哀乐之中。
孩子们读得真好啊。全班齐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表演读、诵读,声声入耳;轻声读、大声读、快读、慢读、旁白、有感情读,字字入心;读出昆虫的喜、昆虫的愁、昆虫的险、昆虫的趣,句句传神。
孩子们悟得真好啊。全文围绕一个“小”字展开。因为“小”,烦恼少不了。“不过是一泡尿”就让小虫子遭受“昏头昏脑”的灭顶之灾。苍耳刺股不过是生活常态。“一只小小鸟”就能让主人公“虫间蒸发”。
也因为“小”,欢乐少不了。一叶小草,成了最环保最舒适的安乐窝,可以“摇摇晃晃伸懒腰”,不仅可以沐清风阳光,还可“露珠洗脸擦须”,天底下还有比这更惬意的生活吗?真正的“虫间至乐”呀。至于“免费特快”更是福利多多呀。
也因为“小”,乐趣少不了。因为“虫小屎大”,屎壳郎不得不“从来不看路”。因为“小”,所以“跳得远”刚好躲避螳螂追杀。这么“小”,天牛大婶“大脾气”,不管是谁都要顶一顶,像犀牛一样,难怪取名为“牛”,还是“天牛”。
不仅如此,韩老师还带领孩子们品读全文,引导孩子们读出主人公小虫子的乐观开朗豁达,虫生如人生,有苦必有乐,只要细心发现,身边一定有许多有趣的伙伴。韩老师还引导孩子们体会感悟文章诙谐幽默的语言特点,丰富而细腻的想象,以及语言描述精准等特点。
韩老师还拍摄了清晨校园树叶上休憩的虫子图片,另搜索许多网络高清昆虫图片,整节课充满诗情画意,孩子们自信阳光展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呈现了一节不可多得的好课。
教师教自己。一个好项目,需要教师精心设计,语文课,首要在教师自身反复品读,读出感情,教师自身沉浸在文本勾勒的世界中,才能读出味道。感谢韩老师,做成了一个好项目。
“在野,是一种姿态, 外逸,逃出框定。”再不起眼的生物都是构成大自然生活乐章不可缺少的音符,每个孩子都是只调皮的“小昆虫”,让他们没入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于无痕中绽放天性!也许这就是PBL项目化学习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