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邓登江总校长提出:一切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都是课程,以“五大文化节”为载体,有机融合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创建华美外国语学校PBL课程文化。
从真实世界的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并将研究结果以一定的形式发布,这种学习方式称为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简称PBL)。
第四章数学课灯光秀项目
2024年4月24日,401班数学公开课。课前热身:开关灯小游戏(孟宝兴制作)。教师:游戏中有什么“魔法”?今天我们就来破解魔法。10个开关(复选框)编号:0-9,一共50盏灯编号:0-49。孩子们观察、猜测、验证、表述开关编号与电灯编号之间的关系。尝试用字母式子表示“电路图”。在发现魔法秘密过程中感悟“表示数量关系”“一一对应”“取值范围”等数学知识。
课后,课程总监周湘主任点评:思维训练活动设计应该过程化、可视化、规范化,尤其是教师导语的设计,力求精准,逻辑分明,层层递进。周总监提出: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公式,点亮任意一盏灯(下述教学设计源于这个建议)。
课后,小学数学组再次备课,老师们一致认为:关于情境创设,应该更大胆,更透彻,更精准。应该让孩子们在完成项目作品的过程中自然而然感悟(比如“定义域”“值域”等暂不能提及的知识),在创造中培养创造力。
具体来说,以城市大型电声灯光秀为情境,geogebra课件呈现小型灯光秀,“破解魔法”即解密灯光秀的编程(探究新知),学生分组尝试设计和展示灯光秀。
数学老师们一致认为,应该发挥geogebra强大的动画和交互功能。一场小型灯光秀,两个滑动条足矣。学生直接在软件geogebra中输入公式(用字母表示数),相应的灯光设置就完成了,开关数量,电灯编号,播放速度,播放顺序,各式具备,课件中也可插入音频(还可编辑生成声音)。比如,点亮所有对角线,只需输入“9n”一个式子。如此,学生自然而然理解了老师怎么都解释不清的“定义域”“值域”等知识(不同的灯光秀,需要不同的开关,点亮不同的灯),并且理解得够深刻、够透彻。如此,才是“真实成果”,学生才会欢欣鼓舞,这是孩子们自己的作品啊。如此,孩子们自然而然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没有字母,无法完成项目啊。
感谢周湘总监的悉心指导和耐心指引。确实,项目式学习(PBL)说易不易,说难不难,要想达成真实情境、真实问题、真实探究、真实成果,需要教师在课前苦心孤诣寻找和创设情境,更需要教师在课中“隐身”,备课越充分,上课越轻松。好的“项目”,必能激发学生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