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邓登江总校长提出完全的质量观,“四个更加关注”是质的规定性,“三个80%以上达成”是量的规定性。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本学期将系列展示学校课堂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次活动目的在于解决日常教学中的疑点、难点、痛点、盲点问题,“家常菜最养人”“常态课最育人”,以“家常课”为主,不搞花架子,以求实、务实、落实、实效为判断的主要标准,促进学科组集体备课、磨课、反思、提炼等教研活动开展,以期实现华美的课堂文化形成。
拾章
【关注老师的教,更加关注学生的学】
12月7日,高晨瑜老师为大家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七年级美术“综合·探索”课。课的导入部分,高老师以“收藏的乐趣”为切入点,带领孩子们“云”游艺术展,指导孩子们如何鉴赏艺术作品、如何欣赏艺术展览,并学会用美术的语言绘制策划图。作业展示完毕,高老师将美术素养融入生活,鼓励孩子们多去亲临现场,看看艺术展览,拓展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
随后,高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模拟艺术品拍卖会。一时间,孩子们热情高涨,学生妥妥地充当了一回“大咖”,有模有样地扮演竞拍者或拍卖师,现场妙趣横生。孩子们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在互动中学习艺术品拍卖的基本常识,了解艺术品社会和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了解美、评价美、鉴赏美的能力。
【关注师生的不足,更加关注师生的闪光点】
劳动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在生活中学习,在劳动中成长。12月7日上午,刘俏老师在501执教“创意笔筒我设计”劳动实践公开课。
课堂伊始,刘老师展示精美的笔筒图片,带领学生了解笔筒的历史。小笔筒,作用大。其实我们可以不花钱买,我们自己来制作精美的笔筒。就这样,同学们对自制笔筒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次“创意笔筒”创作开始啦!
刘老师让同学们观察笔筒,概括笔筒的特点,播放简易笔筒制作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提炼、归纳整理制作笔筒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接着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和制作出一个个漂亮的笔筒。
最后小组展示与分享,讲述自己组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同学们还自评与互评,课堂气氛热烈。
【关注学业成绩,更加关注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美术课评课。邓登江总校长对高老师的这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本课紧紧围绕课程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鉴赏力的同时,采用多学科融合,多角度的教学形式,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劳动课评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刘老师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细节,不仅教给学生制作的技能,更在教学中相机进行环境教育和安全教育。邓登江校长总结:全社会不怎么重视劳动学科,学生大多养尊处优,在这样的形势下,刘老师上了一节很成功的劳动课。
【关注课堂40分钟,更加关注课前准备和课后延伸】
综合科科组长孙曼丽老师用学生参与度高、兴趣高、审美度高的“三高”评价了这节课,孙老师说,高老师非常重视课堂效度,课前多方搜集相关资料,精心策划教学方案,通过教案、教具及相关素材的精细化准备,课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学生跟随老师思路步步深入。
刘俏老师接受劳动公开课任务、确定课题之后,准备了大量操作材料。刘老师最后还鼓励同学们在设计制作笔筒的基础上,利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多功能储物盒的拓展设计制作。
缘定
邓总校长每次评课,总是首先评价学生,他总是能够发现平时老师们容易忽视的亮点,关注孩子们的心理状态和需求。接着是评价老师,总是能够恰到好处阐明执教者的闪光点。最后才是评价整节课,总是关注上述四个维度,特别是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
本学期课堂文化展示活动,10个科组共上了13节校级公开课,每位教师参加组内公开课,还举行了教学开放日和集团专题教研两个大型活动。至此,本次课堂文化展示活动暂告一个段落。后期将以作业评比的方式继续展示。
文化,文化,以文化之。文者,慢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内修素质,外树形象。坚定不移贯彻和落实邓登江总校长提出的课程文化和课堂文化理念,华美外国语学校必定“根深中华、美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