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邓登江总校长提出完全的质量观,“四个更加关注”是质的规定性,“三个80%以上达成”是量的规定性。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本学期将系列展示学校课堂文化的方方面面。本次活动目的在于解决日常教学中的疑点、难点、痛点、盲点问题,“家常菜最养人”“常态课最育人”,以“家常课”为主,不搞花架子,以求实、务实、落实、实效为判断的主要标准,促进学科组集体备课、磨课、反思、提炼等教研活动开展,期以实现华美的课堂文化形成。
贰章
艰辛求索,用心教研
11月1日,尹枝红老师借班上公开课。
“近似数”是小学四年级数学的难点内容,低龄儿童抽象思维跟不上,接受能力尤其受到考验。
国内知名特级教师、审辩式学习创始人穆传慧老师,国内知名学者、沙河小学李进新书记,都曾经带领团队研究过《近似数》这个课题,深感难度之大。
更何况借三年级学生上四年级内容。
尹老师怎么突破的?
小学数学组集体备课,查阅四个版本不同学段有关近似数的教材,搜索了很多关于近似数的资源,仔细研读知名特级教师的课例。
联系衡阳师范学院孟宝兴老师寻求技术支持。孟老师是西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曾与人教社合作开发高中数学教材配套GeoGebra课件资源。孟宝兴老师在学习工作之余帮助尹老师修改GeoGebra课件,又制作两个相关课件提供参考,本节课导入环节还借用了孟老师开发的游戏化课件——《贪吃蛇小游戏》。
借二年级学生试课。根据试课情况和科组老师的建议,反复修改教案,调整教学思路,设计练习单。
公开课后立即评课,当天完成书面反思、总结。
真实情境,真实问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运动会情境,9985人参赛,接近10000人,可设计导语:你记住的是哪个数?从而让学生感受近似数的特点。
近似数这个内容之所以难,首先是学生缺乏关于大数的生活经验,大数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比如9985,10000),只是一个符号,几乎没有“意义”,更何况是对大数的操作,例如近似运算。
尹老师认为,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所谓的“生活经验”“问题情境”,更多是玩耍和游戏,是孩子的亲身体验,才具有“意义”。
课前的《贪吃蛇小游戏》,孩子们很喜欢,当速度变大、难度升级时,孩子们更是惊呼感叹,贪吃蛇有没有吃到糖豆,已经和孩子们血肉相连、荣辱与共。
老师提出:贪吃蛇要想吃到糖豆,不仅需要上下左右灵活、敏捷游走,还要有聪明的大脑。面对挑战,孩子们跃跃欲试。
如此,学习才有“意义”。
后续的过程,可想而知了。
结构材料,真实成果
Geogebra可视化数学之所以好,在于能够较好地模拟真实。一个小小的课件(很少超过2M),可以包括所有题目,本课件是10万以内任意数,保留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任选,还可以配上思考过程显示答案,改为亿级的数轻而易举,相当于一个超级题库。并且互动性极强,比如,本节课有让学生任选心中想研究的数,输入非常方便,还可以选择显示对象、显示时间等,功能众多。
在游戏情境中,糖豆的位置在整十、整百、整千、整万等等位置,老师问:为什么这样放置?学生就能充分感受到近似数“好记”“好用”的特点,解决了“为什么学近似数”这个驱动问题。
老师问:(速度不变)要尽快吃到糖豆,贪吃蛇该怎么选择?解决了近似数“接近”这个本质问题。
当贪吃蛇位于两颗糖豆正中间时,教师问:贪吃蛇犹豫不决,浪费时间,怎么办?解决了“满5”这个规则问题。
开始能够直观看到贪吃蛇距离糖豆远近,后来隐藏画面,老师问:贪吃蛇看不见左右两边整十位置上的糖豆,怎么判断和选择?解决了“看下一位”这个方法问题。引导学生变形象为抽象,变视像为想象,把孩子们的形象思维提升到逻辑思维。
当糖豆放在整百位置,个位数字不管是几都不改变结果的时候,教师问:这说明什么?解决了“只看下一位”这个难点问题。
画面呈现整十位置一颗糖豆,教师问:哪些位置的贪吃蛇会选择吃这颗糖豆?解决了“取值范围”“精确度”这个拔高、拓展问题。
详细研究糖豆放在“整十”位置(保留十位)后,“整百”“整千”相应略讲,更多让学生主导。
练习时,学生任意选题,动画显示“舍去部分”(阴影突出),标红“下一位”,动态呈现思考判断过程。Geogebra可视化数学灵动的是数据,不变的是思维及其规律。
以上是对“结构材料”的例证。
当堂批改10份作业,7人全对,基本达到邓登江总校长提出的“80%以上学生当堂消化所学内容”量的要求。
发现孩子,激励学生
邓登江总校长评课:三个想不到:想不到50岁男老师这么有亲和力;想不到四年级内容三年级孩子能听懂;想不到“很活泼”的孩子表现这么惊艳。
有一个女孩子神情很专注,但很少举手,尹老师拉她起来,说:“别怕,老师和你一起做。”这孩子回答对了一道最难的“取值范围”题,尹老师说:“301班的小朋友不仅身体素质好,头脑聪明,还很谦虚低调哦,题目会做而不举手。”听课的老师们笑了,孩子们也笑了。
这节课上得好不好先不说,但全班每个孩子都回答问题至少两次,孩子们参与度很高,小身板直直的,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后跑多几步就为了特意跟尹老师问好,几个孩子说:“老师,我还想和您玩游戏。”
尹老师的所有辛苦和努力,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