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在四楼会议室举办市微课大赛备赛指导会。副校长徐爱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晓岚、黄立谨,以及2025年新入职教师及有参赛意向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学习交流。本次会议旨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助力新入职教师及有意愿参赛的教师深入了解市级微课大赛要求,提升作品质量。
李晓岚主任首先详细解读了深圳市教育局举办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的核心宗旨:通过赛事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多元化、优质化发展,提升资源使用效益,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针对参赛具体要求,李主任重点明确了作品构成及规范以及参赛作品的四大核心部分和注意事项。选题需“小而精”,聚焦具体问题解决;教学内容需科学严谨、逻辑清晰、完整充实;教学效果需体现目标达成度,注重形式创新与趣味性;技术上鼓励运用AI视频增强、虚拟拍摄、智能抠像等新技术优化画质与效率。
上一届大赛获奖教师的经验分享成为会议亮点。初中地理学科一等奖获得者钟雅芝老师结合自身作品,详细讲解了微课选题的精准化策略——从教材难点切入,通过生活化案例设计突破传统教学瓶颈,并现场展示了其获奖视频,直观呈现了技术手段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三等奖获得者孙世杰老师则分享了备赛细节,强调教学设计需紧扣新课标要求,同时建议合理运用智能剪辑工具控制时长,提升作品规范性。两位老师的实用经验引发了在场教师的热烈讨论。
会议最后,徐校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本次会议不仅清晰传递了大赛的核心要求,更通过获奖教师的经验分享搭建了实用的学习桥梁,让教师对微课创作有了更具体、更深入的认知。她强调,微课大赛是教师展现教学智慧、推动自我提升的重要平台,更是学校参与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途径。希望老师们能将所学所悟融入实践,既要严守规范、打磨细节,更要勇于创新、突出特色,借助AI等新技术让优质教学内容真正“被看见”。学校也将全力为参赛教师提供支持,期待大家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共同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注入新动能。
此次会议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备赛指引与宝贵的实战经验,有效激发了教师们的参赛热情,为即将到来的市级微课大赛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