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临近放假,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一二年级全体师生共同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期末游园活动。本次活动以“穿越千年,梦回大唐”为主题,在室内体育馆内打造了沉浸式的唐代文化体验场景,将学科知识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让孩子们在趣味闯关中完成期末综合能力测评。
一、古韵满满的前期筹备
早在活动前一天,学校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各项准备工作。当天下午,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前往小剧场聆听《长安十二时辰——唐代历史文化知识》讲座,提前了解唐朝普通老百姓一天的日常生活,学习唐代的“交手礼”,为次日的游园活动奠定文化知识基础。各学科的关卡设置也独具匠心: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学科名称也化身为“经学”“算筹”“通译”“博物”“射御”。从语文的“长安晨市”“曲江书斋”到数学的“市井算筹”“宫阙辨形”,从英语的“霓裳羽音”,科学的“大唐宝物摸摸猜”到体育的“射御投壶”,每个关卡都贴近唐朝长安城市民生活,既贴合学科知识点,又充满浓郁的文化特色。
二、精彩纷呈的闯关现场
上午8点整,活动准时拉开帷幕。团队主任们在教室内为学生发放“通关文牒”,讲解闯关流程、规则和纪律后,学生们在家长义工的带领下有序前往体育馆。从关卡设计到场景布置,从汉服穿戴到印章设计,处处融入唐代元素,让知识测评与文化体验相融,帮孩子触摸历史温度。一二年级同时进行游园,小萌娃们身穿汉服,手持通关文牒,推开长安城的城门,穿越千年,梦回大唐,开始了一场历经千年的“穿越”。
一年级的孩子们置身于唐代的市井街坊,在“晨食坊”中感受汉字的魅力,走进“百宝肆”,在唐代琳琅满目的商品中跟商家对句子“暗号”,在“颂唐风”中吟诵唐诗,在“观百戏”中体验唐代的文化娱乐;数学关卡则化身为大唐的智慧天地,“唐图迎客”考验空间思维,“拨珠明算理”展现计算能力,“规律糖果屋”和“应用小天才”让孩子们在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英语关卡里,“寻配对”“找规律”“说见闻”等任务,让孩子们用英语讲述大唐故事;科学关卡充满探索乐趣,“大唐宝物摸摸猜”“大唐水族馆&蜗牛小筑科考记”等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体育关卡的“投壶”和“一箭倾心,壶纳乾坤”,让孩子们体验了唐代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每完成一个关卡,孩子们不仅能获得教师手写“甲乙丙”等级评价,还能收获一枚通关印章,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二年级“小书童”的游园更具挑战。语文“长安晨市”中,小朋友化身小掌柜,吆喝叫卖,好不热闹;“曲江书斋”吟诗作乐,书声琅琅;“敦煌画壁”关卡,面对壁画故事,他们用生动语句讲述“九色鹿救人”;“南市茶馆”升级,挑战“春花雪月”四大茶品,用诗品茶,语文老师扮成唐代茶商,惊叹“小茶客学识了不得”。数学“市井算筹”关卡巧拨铜钱,速解买卖找零;“宫阙辨形”过程执尺探秘,火眼辨图形、找直角,答对欢呼雀跃!“鼓楼计时”中破解晨昏时辰,“丝路解忧”环节智谋闪光。科学“御果园辨果记”里,通过运用身体的感官,蒙眼触摸果实模型,区分唐代常见水果,感知不同水果的特征;“指南针寻物”环节里小朋友们通过指南针确定方向后,随机抽取“方向卡”和“步数卡”,真实感受古代出行的智慧,加深理解方向与位置的科学概念。“霓裳羽音·诗韵英歌”关卡学生唱跳唐诗英译版,韵律单词轻松记。“宫宴珍馐·饕客通译”关卡中的美食菜单脱口而出。
三、面向未来的教育图景
这场“穿越盛唐”期末游园,打破了传统测评模式。从评测前的通识讲座,到评测时沉浸式的情景体验,在到关卡设置的精心设计,紧紧围绕新课标学科特性,强调实践能力,跨学科整合能力以及评价与教学的一致性。让学生在体验中建构学习的过程,完成思维锻炼和素养提升。学生一年级在趣味模仿中夯实基础,二年级借进阶挑战深化知识,文牒上的唐风印章,不仅是奖励,更是传统文化与学科知识融合的印记。罗湖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通识+情境+实践”学科育人路径,让一二年级期末测评成为孩子触摸历史、爱上学习的成长契机,让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持续焕发生机,陪伴孩子成长在探索中奔赴更多“知识盛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