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罗湖未来学校科组长与备课组长会议在四楼会议室顺利召开。章伟副校长、徐爱华副校长,课程发展中心温艳主任、徐平主任,教师发展中心李晓岚主任、黄立谨主任,以及全体科组长和备课组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晓岚主持。
课程发展中心温主任解读了本学期核心工作安排,为新学期教学工作指明方向,聚焦教学常规,明确了本学期教学主线任务;教师发展中心李主任则围绕教师专业成长,部署了系列培养计划。同时针对区的工作,推广AI智能体+教学场景的实践应用、新质课堂模式,同时推动项目式学习的开展。
徐爱华副校长强调,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中考学科需深化试题研究,全体教师要钻研新教材、新课标,通过全员参与中考题演练、命题比赛等形式,推动“教学评一体化”落地见效,同时抓实学生分数提升与习惯养成。
针对教师发展与教学创新,徐校提出“分级分类培养”计划,助力不同阶段教师成长。同时,AI技术应用将纳入学校考核体系,要求各教研组开展1次AI学科教研集体备课,每个科组推选1堂AI教学公开课,并组织教师分享AI应用体验,让技术成为教师成长的“助力器”。此外,针对教科院“三个一”工作要求,重视“百人听千课”活动,各学科需安排初三教师展示优质课。课程拓展方面,脑动力课程将持续推进。
最后,章校在讲话中肯定了七八九年级过往的教学质量,强调要依托“关键少数”与“核心力量”,筑牢学业生命线。他明确科组长作为学科引领者的职责,要求其深度解析课标,加强与备课组沟通,推动教学理念落地。章校以七年级数学、英语学科多次受表扬为例,提出要关注“小四门”等学科的发展均衡,重视评价结果的应用。
谈及课堂建设,章校认为“好课”的标准是师生同频共振,学生目光追随、踊跃互动。他强调课堂设计需体现整体性思维,通过任务单、习单等载体,将知识点与能力素养融入完整学习过程,同时探索大单元教学与项目式学习设计,结合市级立项课题与学校AI技术优势,实现知识串联与核心素养培养的统一。他特别提醒教师要关注课堂“抬头率”,以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做到“眼里有学生”。
此次会议凝聚了共识、明确了路径,为新学期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体教研组长表示,将积极落实会议精神,以专业引领推动教学质量提升,助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