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上午,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陈小波副院长、周湘主任带领区初高中各学科教研员到罗湖未来学校落实“百人听千课”新教师培养行动,听取了学校近两年入职的九位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和其他教师的随堂课,课后与上课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深圳市罗湖未来教育集团总校长、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熊荣,各处室主任及学科老师参与本次活动。
九位上课青年教师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专业素养向听课专家们展示了自己的课堂教学。青年教师们紧紧围绕学科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展开教学,课堂环节紧凑流畅、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合理,课堂组织适宜,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投入课堂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生成,一节节体现新课标理念与精神的课让专家们频频点头。学生小组合作活动兴致盎然,听课专家也兴致勃勃地加入学生小组合作中,与学生互动。
在课后的评课环节中,听课专家高度评价了张培艺老师的《夜宿山寺》、吉晨瑜老师的《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何狄莙老师的《望庐山瀑布》三节课小学语文课,专家认为这三节课都做到了:教知识,教能力,教规矩;教师把自己放进去,爱学生,爱语文;老师善于根据学情变节奏,张弛有度。
对于王科老师的小学体育课《篮球高手闯难关》,教研员刘清岳观课后点评道:本节课运动负荷较大,学生整节课都在运动,但是学生非常开心,运动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非常快乐;此次课有很多队形变换,有一定难度,作为二年级学生能够迅速反应,收放自如,该玩玩,该静静,也体现了课堂常规抓的紧。他还指出,课课练体能部分可以再多一些内容;放松拉伸可以尝试带着篮球来做,篮球课尽量不脱离篮球;教案中的组织形式要多一些图片进行直观反映。
对于吕朋老师的初中数学课,专家们这样评价:整节课结构设计得很好,板书规范、清晰,课堂活动环节效果很好,留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数学探究,让学生在数学探究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符合新课标要求;同时穿插了学生独学、小组合作讨论、随堂小测等环节,既有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升华,也有小组同学之间的生生互评,落实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要求;留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充足,通过先让学生自主练习,找到问题,产生小组讨论的真实需要,再开展小组讨论,最后也有很好的数学生成,学生也有很好的课堂获得感;老师作出点评精炼,学生抬头率非常高。
对于钟雅芝的初中地理课《中国的气候》,专家们这样评价:教育教学理念新颖,全程注重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新课标,通过让学生读图、绘图、总结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其次,教学情境贴近生活,以观赏油菜花田为主线开展情景式教学,强化学生参与感,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最后,课件制作精美,教态亲切,自然,师生关系和谐,创设了高效课堂。建议在视频运用、板书逻辑等方面能够进一步提升。
对于钟璨老师的初中英语课《Funnyinventions(Listening)》,教研员余致晓老师点评道,本节课自然流畅,巧妙规范。课堂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是一节成功的、锻炼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素养的英语综合课。余老师也建议,在Everyonecanbeaninventor的时候,结合教师自身,展现自己的小发明小设计,给予学生启发。
对于林佳颖老师的初中作文课《横式结构作文指导》,教研员点评认为,这一节作文构思指导课,利用群文阅读的方式,通过三个活动,带领学生了解什么是横式结构,从中获得关于写横式结构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并做到当堂训练,读写结合,课堂流程清晰,教师语言简练,是一节不错且高效的作文课,这一节课可以在区级课堂上展示。同时她也提出本课中第三篇范文可以选择更加经典的名家篇目。
辛悦老师上的是初中历史《新文化运动》一课,教研员肖老师听完课,给出肯定评价,教师认真备课,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有效组织教学活动。同时也指出,教师在讲述历史事件时,应有情感与感染力;要抓住核心,深入挖掘,丰富材料,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历史,体悟历史。
除了听取计划中青年教师的课之外,专家们还随机听了初中部其他老师课,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反馈,对于老师的教学疑惑进行详细耐心地解答。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罗湖教科院以“百人听千课”的活动为撬动点,为打造有教育情怀、有创新精神、专业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青年教师为了能展示出个人的专业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在科组长与备课组长的指导下积极准备,研读新课标、精心设计、反复修改,备课磨课的过程也正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加速成长过程。
课后专家们客观、科学的评价和面对面的交流,既为青年教师的教学明确了方向,引发了教师们的深入思考,又给了青年教师奋力前行的力量。
老师们纷纷表示,此次汇报课研磨经历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带来了丰厚的收获,接下来将内化专家指导意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