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促进全区青年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9月19日,罗湖区高中英语青年教师初高中衔接及“课型建模”研讨活动在翠园中学举行,罗湖区英语教研员冯晓林老师莅临指导。此次活动分为罗湖区研讨课展示与课堂“课型建模”教研指导两大板块。全区近百名青年英语教师参与,研讨积极,反响热烈。
活动伊始,黄彦林老师展示了一堂优质的高一读写研讨课。黄彦林老师选择的文本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主要通过引导学生获取与提炼关键信息,分析与梳理人物情绪,同时链接高考读后续写题型,使学生得以感知生动的语言表达,内化与运用不同维度的描写,充分链接已掌握的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关系,进而形成知识网络。在黄彦林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以致用,借助文本线索进行创作与表达、分享与思考,获益颇多。
研而不教则空,教而不研则浅。研讨课后的评课环节同样精彩纷呈,青年教师们见仁见智,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和见解,在讨论中成长,在碰撞中学习。
学无止境,教研无止境。罗湖区英语教研员冯晓林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并针对初高中衔接及“课型建模”这一专题进行了专业细致的课例指导,引导青年教师深入探究教与学的关系,如语法课的教学设计要让学生在情境中记忆,而不是机械性地学习;阅读课应做到“三要”,即:要为内容而读,要为语言而学,要为思维而教。同时,冯老师还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专业要求:每位青年教师都应当致力于在不同课型中摸索出“有灵魂”的教学设计。
冯晓林老师的点评引发了在场老师的思考,他们表示未来将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探索、研究,用心、用情、用爱成就有温度的课堂教学。
新入职翠园中学的青年教师针对本次教研活动发表了自己的感想——
钟珊珊老师:今天听了黄彦林老师精彩绝伦的“读后续写”课和教研员冯晓林老师的课例讲解,我受益匪浅。黄老师口语流利,教态自然,基本功扎实,课堂动静结合,师生关系融洽。让我感受颇深的是,黄老师能从教材出发,延伸拓展,链接高考,回归教材本质,真正做到在课堂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今后我会向前辈们学习取经,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质量。冯晓林老师身体力行,为我们带来了语法课和阅读课的建模课例,课堂环节设计不落俗套,对青年教师具有极强的启示意义,也为我今后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黄景怡老师:黄老师展示了一节优秀的示范课。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以学情定教学,充分挖掘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思维引导及支架搭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一堂非常实用的读写课。黄老师表达流畅,亲切自然,课堂氛围融洽,输入与输出相结合,可谓精彩纷呈,干货满满。同时冯老师的课例讲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性和启发性极强。作为青年教师,我一定要努力学习“课堂建模”,让课堂教学有抓手、有新意、有意义!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青年教师已经扬帆起航,愿他们在奋斗中成长,在风浪中磨砺,在整合教材、构建模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英语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相信在罗湖区教科院的引领与指导下,在学校团结协作的教研氛围中,青年教师定会努力奋斗、快速成长,在教研之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文字:刘聪、方可
图片:方可
编辑:杨冠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