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是个人成长的需要,亦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需要。当今社会,唯一确定的发展趋势就是它的不确定性。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教育面临极大变数与挑战。而如何培养真正能够面向未来、创造未来的新时代人才,已成为全球教育的共同课题。
面对这一时代命题,“解题”的方式与途径有很多种,而“家校社协同育人”就是其中的重要途径。12月9日,罗湖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仪式、广东省“家校社共育”研讨会暨罗湖未来学校“一起向未来”家校社协同育人计划发布仪式活动在罗湖未来学校隆重举行。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同步直播的方式进行。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罗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冯健,罗湖区委宣传部二级调研员李文威,罗湖区委教育工委书记、罗湖区教育局局长殷刚,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刚,罗湖区妇女联合会副主席田林。
活动还邀请了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家校社共育专委会祁丽珠,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第二实验学校校长崔学鸿,罗湖区政府专职督学、罗湖区家庭教育督学创新工作室主持人李巍等专家学者。此外,来自附近街道办事处、罗湖区家委会的相关负责人也出席了活动。
罗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冯健首先致辞。她表示,随着智能化、泛在化、互联化的快速发展趋势,社会进入了“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无边界学习形态。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光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推进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这是我们共同的任务和担当,也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和追求。冯健副区长指出,罗湖区高度重视家校社协同教育工作,近年来高标准制定实施方案,并依托家校社“三位一体”,通过搭平台、建队伍、享资源、办活动、供服务,助力罗湖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取得了良好实效。冯健副区长表示,本次活动的举行提供了一个凝聚共识、分享观点、深化合作的交流机会,对罗湖探索未来高质量“家校社”育人新生态的意义非凡。
罗湖未来学校家委会成员文雅婧女士作为家长代表致辞。她说,孩子的培养并非只是学校一家之事,也非学校一己之力可以完成。家长应当成为教育的主力军之一,与学校并肩作战。在她看来,家庭和学校两者具有较强的互补优势,学校遵循教育规律给予科学和专业,家庭回归本源给予爱和幸福,两者互为支持,形成互动小循环。
随后,罗湖未来学校校长熊荣作了发言。她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强调“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庭教育不仅关乎孩子的健康发展,也是终身学习的重要阵地。当前人类社会进入全新发展时期,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家校社协同育人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熊校长表示,罗湖未来学校一直非常重视家校社联合教育,贯通学校、家庭、社区全链条,力求实现校内学习和校外学习有机融合、教师引导与家长陪伴有机融合、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有机融合。此次活动的举行,充分体现了罗湖区委区政府、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和罗湖区教育局对学校的关心、信任和肯定。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通过落实家校社协同育人,探索全民终身学习新载体,扎实推进罗湖全民终身学习活动。
现场还举行了家校社协同单位签约仪式。罗湖区清水河街道党工委书记魏刚、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校长熊荣、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家委会会长宋勇作为签约方代表上台进行了签约。
会上,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家校社共育专委会授予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副会长单位”;罗湖区政府专职督学、罗湖区家庭教育督学创新工作室主持人李巍校长被授予“家校社共育专委会副会长单位特聘会长”;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家委会被授予“协同育人支持中心”;罗湖区清水河街道被授予“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
随后,嘉宾们共同启动2022年罗湖区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暨罗湖未来学校“一起向未来”家校社协同育人计划。
启动仪式之后,三位家庭教育领域的重量级专家: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家校社共育专委会祁丽珠,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崔学鸿,罗湖区政府专职督学、罗湖区家庭教育督学创新工作室支持人李巍相继开展主题报告,为大家带来一场思想盛宴。
祁丽珠会长以《广东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案例》为题作了报告。她表示,家庭教育是朴素的,可以满足每个人的成长需求;家庭教育是实用的,可以解决很多具体问题;家庭教育是专业的,可以提升人的素养;家庭教育是科学的,可以改变现状。学校教师必须开启家庭教育专业化学习,也应注重掌握新时代父母和孩子的特征,引导家长做出改变。
崔学鸿校长以《家校社合力“双减”》为题作了报告。他指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双减”会是基础教育的一项基本政策。“减负不减质”,关键在课堂!我们要从师德高度认识减负,从教科研角度实施减负。以“学”为中心,精心设计“学”的练习,把课堂变成“学堂”,提升学生“学”的效益,把课上得不需要多布置课外作业。减负不仅仅是“一减了之”,而是要“减负增效”。而“减负增效”则需要家校社协同:家长要做好家庭教育,学校要发挥主阵地作用,政府要发挥决策、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作用。
李巍校长以《不可思议的教育力量:关系》为题作了报告。她说,教育学就是关系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育进步的巨大力量。师生一定要培养好好倾听、好好说话、好好做小事、传递好书、传递微笑、传递信任和希望的好习惯。
活动最后,罗湖区妇女联合会副主席田林作了总结发言。她指出,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最公平的。如何使用好孩子和家长的时间,可以是衡量一个好老师的标准。用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平衡及优化自己,则可以是衡量一个好家长的标准。空间也是公平的。把更多的空间分配给孩子,让他们更好地成长,是衡量一个好社会的标准。她希望大家可以群策群力,积极探索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模式。
在各方的共同关心、支持和努力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在罗湖积极推进,大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将一起点亮孩子们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