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罗湖区教科院、罗湖外语学校承办的深圳市高中生物学教学研讨会在罗湖外语学校二楼双语室举办,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颜培辉、罗湖区教科院教周湘莅临指导。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罗湖及部分区学校的高中的生物老师到场学习,还有部分老师通过观看线上现场直播的方式参与活动。
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三个环节——首先,罗湖外语学校高一杨领老师进行公开课展示;随后,罗湖区教科院周湘主任针对高中生物学人教版新教材的使用进行了专题讲座;活动的最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颜培辉老师对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
杨领老师以生物学新教材中《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节为例,展示了一堂精彩的“双线混融”教学研讨课。课前,杨领老师通过Forclass智慧教育平台收集同学提问,并针对典型问题制作微课。在教学研讨课环节,杨老师结合视频,以课本问题探讨航天育种导入,进一步结合教材中镰状细胞贫血症与细胞的癌变两个实例进入本节课的概念学习;通过癌症高发人群分析癌症的诱发因素,分析基因突变的产生原因,总结基因突变的特点和意义。整节课充分利用了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出罗外“互联网+学本课堂”的教学特色。
随后,罗湖区教科院周湘主任深入研究对比了高中生物学人教版新旧教材,从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角度为我们带来了《用足用好用活生物学教材,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专题讲座。讲座从新教材围绕核心素养落实进行的概念更新、素材补充、栏目设置等方面入手,结合新教材中的实例详细讲解了在日常课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多种方式与角度,并提出在教学内容中聚焦大概念,加强科学思维培养,设计真实情境下的任务驱动,注重科学本质教育与更加重视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
颜培辉老师从教学设计、教学流程等方面点评了研讨课内容,认为本节课的内容设置合理,思路完整,学生在互动讨论中建构知识,注重了问题导入与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师可以向学生手中的平板推送课件、学案以及微课等丰富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充分讨论与知识构建。同时颜老师也指出:平板设备还需要更加充分地利用,发挥设备的作用,可以通过提前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提高学生效率,并通过平板实时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
最后,颜老师结合讲座内容,指出新教材在内容编写与栏目设置等方面的变化充分体现了知识与素养的结合,倡导教师充分研究教材与课标,从实践中探索经验,推进新教材教学,将生物学核心素养整合落实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切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本次活动面向全市高中生物老师,针对新教材的使用与核心素养的落实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活动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引发了老师们对落实核心素养的思考。通过本次研讨活动,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会结合新教材、新技术,不断丰富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水平,让全市的生物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供稿/邢悦婷照片/生物科组责编/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