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深圳市松泉实验学校组织全体师生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直播。通过“提前部署、沉浸观礼、即时总结、有序退场”的全流程设计,将震撼人心的阅兵盛况转化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引导青少年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感悟责任担当,让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在校园落地生根。
提前部署:51个分会场同步筹备,细节处彰显育人温度
为确保观礼活动有序高效,学校提前制定《2025年“九三”阅兵集中观影活动方案》,将报告厅设为主会场,51间教室设为分会场,实现“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同步观礼。8:50起,七年级600名学生提前结束首节课,在班主任引导下以两路纵队安静入场;学校党总支书记曾挺宇、校长成卓带领全体行政干部、教职工在指定区域就座,报告厅大屏同步接入央视直播信号。
为保障观礼体验,后勤服务中心提前调试设备,将所有教室智能电视切换至4K高清模式,信息技术组教师逐班测试网络速度;小学部班主任在黑板写下“坐如钟、手放平、眼有神”的观礼提示,从硬件到细节为师生营造庄重的观礼氛围。
沉浸观礼:国歌响彻校园,历史与现实的震撼共鸣
9时整,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号角响起,主会场及各分会场全体师生闻声起立,齐唱国歌,面朝屏幕行注目礼。当国旗护卫队踢着正步走过金水桥,报告厅内七年级学生右手举得笔直,眼神坚定;分会场的小学生们屏息凝视,“课本里的‘山河无恙’第一次有了声音和画面。”一位班主任记录下这一细节。
从老兵方阵的蹒跚敬礼到新型装备的威武列阵,从空中梯队的雷霆轰鸣到群众游行的欢歌笑语,屏幕内外的情感同频共振。不少学生边看边在笔记本上写下感悟:“爷爷曾说抗战时的艰难,今天我看懂了‘强大’的意义。”
即时总结:5分钟思政课传递“责任与担当”
10:40阅兵直播结束后,主会场主持人、团委书记梁宇菡以“过去与未来的握手”为主题开展5分钟微思政课:“老兵的勋章是历史的见证,新型装备是未来的底气,而这份‘责任与担当’,正需要我们一代代传递。”话音刚落,分会场同步响起掌声,学生们自发写下“写给2030年的自己”的小纸条,投入班级信箱。“我想成为国防科技工作者”“2030年,我要像今天的受阅军人一样挺拔”,稚嫩的字迹里藏着少年的强国梦。
有序退场:党员值守保安全,活动零拥挤零喧哗
按照方案部署,主会场学生分三批错峰离场,楼道口、楼梯转角处均有党员教师值守引导。10:50,最后一批学生安全返回教室,学校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整场活动实现“零拥挤、零喧哗”,展现出松泉学子良好的行为素养。
据了解,学校后续将结合班级主题班会、手抄报评比、“写给2030年的自己”书信展等活动,持续深化观礼感悟。“松风浩荡同观盛世大阅兵,泉韵铿锵共铸强国少年魂”,松泉实验学校用一场沉浸式的爱国主义教育,让震撼转化为成长动力,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