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太高会耸肩,椅子太低弯腰疼!”当脊柱健康遇上数学建模,会碰撞出怎样的思维火花?2025年6月13日下午,深圳市罗湖区桃园小学的新质教室里洋溢着求知的热情。数学老师孙娟和五(5)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桌椅高度的奥秘》。这堂课以罗湖“一间教室的革命”为背景,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数学探究深度融合,带领学生在测量、计算、建模中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罗湖区布心小学党总支书记肖莉、桃园小学党支部书记林炳雄、桃园小学副校长潘莹倩、罗湖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刘莹等嘉宾亲临现场观摩指导,本次活动特邀罗湖区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罗湖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赵升龙担任点评嘉宾,罗湖区小学数学教研员高众老师主持。
课始,通过学生坐姿对比视频,直观暴露桌椅不适导致的脊柱弯曲、近视隐患,AI数字人医生关于脊柱健康的专业讲解,让学生不禁思考“不同身高的学生桌椅多高才合适?”自主构建身高与桌椅高度的倍数关系模型,用数学守护健康!
课堂上,孩子们主要以小组合作展开探索,循着“试坐调节—规范测量—数据记录”的路径,同桌搭档测量采集12组“身高、桌高和椅高”的数据,并实时录入平板形成可视化图表,在小组头脑风暴中,同学们发现“身高约为桌高的2倍”,这一发现让讨论骤然升温,四人小组继而进一步深入探究椅高倍数关系“身高约为椅高的4倍”,通过全班数据平均值提炼出精准的比例参数。
本节课中AI技术为模型验证注入科技魅力,通过输入探索出的模型参数,AI软件实时生成3D坐姿动画,调节参数即刻看到坐姿变化。通过学习,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为自己调节最适合的桌椅高度,甚至还能为不同身高的小朋友制定科学桌椅高度标准!
课堂结束后,罗湖区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罗湖区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赵升龙进行了精彩点评。赵校充分肯定了本节课的整体设计,他认为本节课以“身高与桌椅高度关系”为载体,通过直观经验(视频观察)、反思性观察(数据对比)、抽象概念化(模型构建)、积极实验(生活应用)形成完整学习闭环。他高度赞赏本节课中孙老师通过创设探究情境、驱动问题思考,在学生建模过程中充当了学生思维的协作者,结合新质教室的数字终端与小程序实现数据实时反馈,跨学科融合健康知识渗透坐姿健康等生活价值,以“做中学”让学生深度参与建模全流程,兼具趣味性与思维深度,实现“数学思维+生活实践+健康意识”三维培养。
此次展示课的成功,离不开罗湖区教科院和桃园小学的鼎力支持以及背后磨课团队成员的辛苦付出,更离不开小学数学教研员高众老师线上线下的精准把脉和全程护航。未来,桃园小学新质教室将持续孕育更多融智课程,让研究课成为日常教学常态,推动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素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