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广东省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改革骨干教师能力提升专项培训(初中语文)、广东省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基地(深圳)项目、广东省李燚鑫名教师工作室研修活动、罗湖区“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在深圳市松泉实验学校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韩山师范学院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主办,广东省初中语文学科教研基地(深圳)、广东省李燚鑫名教师工作室承办,罗湖区教科院、深圳市松泉实验学校协办,旨在深化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实践,提升初中语文教师教学能力,探索语文教学创新路径,促进省内教研交流。
开班仪式由深圳市松泉实验学校副校长谢哲纯主持。活动伊始,深圳市松泉实验学校校长成卓在报告厅为本次培训活动致以热情洋溢的开场致辞,拉开了活动的序幕。随后,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周录祥教授进行了开班讲话,为参与培训的教师们明确了培训目标与意义,激励大家积极投入学习与交流。
上午的课例展示环节精彩纷呈。贾文娟老师带来八年级课例《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联读,她紧扣单元主题与语文要素,教学目标准确,通过多种诵读方式和精心设计的活动,助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结。刘容君老师则以七年级课例《紫藤萝瀑布》为载体,紧密回归文本,对主题的探讨充分且深刻,让学生在深度思考中领悟内涵。她以托物言志手法组合,文章样式处理应与主题紧密结合,抓住动态描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与志之间的关联。课后,罗湖区初中语文教研员蒋麑老师对两节课例进行了精彩点评,他从教学设计、课堂互动、学生表现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既肯定了授课教师的亮点,又提出了建设性的改进建议,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下午的培训同样干货满满。杨哲老师以《学写游记》为主题,将情感与写作策略融合,通过情境设置激发学生写作动机,结合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书写本土特色,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助力写作落地。李雪静老师带来的八年级课例《马说》富有文言底色与文本深度,通过多种活动打通古今,层层深入文本,借助AI创意激发批判思维,对比不同文体表达,深入探讨人才困境的古今共性。南山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荔香学校副校长王正升在评课环节中,对两位老师的课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评价,他强调了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鼓励教师们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与突破。
本次培训活动吸引了来自广东省各地的90余名骨干教师参与,其中包括特邀学科专家周录祥、李燚鑫、蒋麑、王正升等,以及广东省粤西北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和广东省李燚鑫名教师工作室成员,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通过本次培训活动,参与教师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更在交流与探讨中碰撞出了教学创新的火花,为广东省初中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广东省李燚鑫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李燚鑫老师在活动结束时所说:“今天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教学改革之路还在继续。希望每一位教师都能将在这里学到的知识与理念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