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千年非遗邂逅AI科技,当文化传承碰撞国际表达,会迸发出怎样的时代强音?为践行“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教育使命,深圳市罗湖区滨河实验中学以“EnglishEmpowersMinds,AIBridgesHeritage(智融英华,语润非遗)”为主题成功举办英语学科周活动。本次活动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通过“非遗+英语+科技”创新模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中华文明的深邃智慧,用数字技术焕活传统文化,用国际表达架设文明对话的桥梁。
学科周启幕,科技赋能,让非遗破壁出圈。4月7日,英语教师董筱妍在升旗仪式上发表演讲,宣告英语周正式启动。董老师通过播放非遗英文短片,展现AI技术赋能非遗数字化创新。她强调:“英语不仅是沟通工具,更是文明传承的密码。当年轻一代用英语诠释非遗魅力时,他们不仅在提升语言能力,更在传承文化血脉,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机。”
初一年级聚焦“笔墨传情”进行“明信片设计大赛”活动。百幅双语明信片以笔墨为舟穿越文明长河,参赛者使用中英文双语创作明信片,并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百幅双语笔墨在尺素间架起文化桥梁。同时,还开展了“英语书法工作坊”活动,学生进行书写创作,一幅幅或圆体或花体的英文金句书法作品,成为校园文化墙新景观。
初二年级开展非遗文化创新实践,通过AI技术实现传统技艺的现代表达。“寻脉非遗,青春承艺”英语手抄报比赛,学生以课本非遗知识为蓝本,结合日常生活观察,运用AI工具将非遗项目转化为创意绘画或动画,用英语介绍中国的传统技艺。“QuizBowl”英语知识竞赛,全年级展开激烈角逐。赛事设“必答题”“抢答题”等环节,参赛者需在AI生成的动态语境中快速应答。最终初二(5)班“深藏blue队”以词汇的精准运用摘得桂冠。
初三年级举办“非遗文创”英语阅读竞赛,学生研读涉及AI、非遗传统文化等题材的英文材料,结合配图深入解析文化内涵。在此次竞赛中,学生提升了深度阅读与批判思维能力,解锁了传统技艺的密码。
当英文书写结合AI创作,当单词争霸赛结合前沿科技,当阅读竞赛碰撞非遗主题,滨实学子用科技之钥打开文化宝库。英语学科周活动虽已落幕,但创新必然持续发生。期待滨实学子继续以数字技术为舟,以文化自信为帆,在文明互鉴的星辰大海中破浪前行!
撰稿:黄文文
终审:刘彦宏、贾美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