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教育均衡发展号召,在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组织下,罗湖区翁美慧名师工作室携手陆丰市东海街道中心小学,于4月18日开展“双区联研”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活动由东海街道中心小学教导处陈俊波主任主持,陆丰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彭映玉老师、东海街道中心小学杨小畅副校长、罗湖区翁美慧名师工作室团队与东海街道小教系统语文教师共同参与了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示范课展示、专题讲座及深度研讨,旨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探索语文教学的创新路径,助力两地教育协同发展。
灵动课堂,彰显教学智慧
王业庆老师《中国美食》——识字与文化交融的典范
翠北实验小学王业庆老师以“班级中餐厅”为情境主线,通过“报菜名”“学烹饪”等趣味任务,将识字教学与饮食文化巧妙融合。借助“火字旁”“草字头”等偏旁规律,引导学生掌握形声字特点,并针对易错字进行精准指导。课堂设计层次分明,既有基础认读,又有创意表达,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汉字魅力,领悟“民以食为天”的文化内涵,是一堂充满“语文味”与“生活味”的优质课。教师更以“美食地图”为媒,溯源“食”字演变,将汉字的历史厚重感融入课堂;学生通过“营养午餐设计”实践任务,在分类讨论中深化对均衡饮食的认知,课堂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张诗敏老师《宇宙的另一边》——想象与表达的思维盛宴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礼文学校张诗敏老师以星空图与单元导读页的爱因斯坦名言创设情境,点燃学生对宇宙的探索热情。课堂采用“鱼骨图梳理”“句式仿写”等策略,从字词基础到高阶想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想象逻辑。导学案支架与变式阅读的结合,让学生在安全有序的表达空间中大胆创想,学生仿写成果充满诗意与哲思,充分展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成效。课堂尾声,学生以“如果宇宙有另一面”为题展开即兴创作,童言妙语如星辰闪烁,既彰显文本的开放性魅力,亦印证“想象力是知识的翅膀”这一教育真谛。
肖际斌老师《江南春》——古诗教学的深度浸润
翠北实验小学肖际斌老师以“读”贯穿课堂,通过男女生赛读、情境读等形式,让学生在韵律中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围绕“千里”“烟雨”等关键词展开思辨讨论,结合杜牧生平资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背后的家国情怀。课堂既注重古诗的审美熏陶,又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展现了诗教“以文化人”的独特魅力。教师更以“烟雨江南”水墨画为背景,辅以古诗吟诵,令学生仿若置身诗境,课堂如行云流水,诗意盎然。
诗教讲座,激发生命情怀
诗润心田,赋能成长——翁美慧老师谈“诗教”与教育的共生之美
锦田小学翁美慧老师以“诗教”为核心,分享了她在AI时代坚守诗教初心的实践与思考。她提出,诗词不仅是情感的载体,更是激发学生潜能、培育家国情怀的桥梁。通过早读吟诵、诗教公开课、诗歌创编等多元形式,翁老师将诗词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在经典浸润中学会感恩、表达与思辨。她以周恩来总理受《满江红》激励的案例,强调理想信念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并呼吁教师以诗为舟,引领学生走向更高境界。讲座中,翁老师还展示了学生的仿写作品与课题成果,印证了“诗教”在提升学业成绩与核心素养中的双重价值,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其吟诵示范环节,声韵悠扬,令全场如沐春风;而“以诗为鉴,照见初心”的结语,更如金石之音,激荡教育者的赤子之心。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堂示范与思想碰撞,为两地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桥梁。活动不仅传递了“情境化教学”“支架式学习”等前沿理念,更以“诗教”为纽带,深化了语文教学与文化传承的融合。未来,罗湖区与陆丰市将继续深化合作,共享教育资源,推动语文教学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让诗词之美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文:张诗敏;图:王业庆、肖际斌;审核:李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