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里,在教务处和各科组的巧思设计下,东湖学子执笔为舟,以创意为帆,在学科交融的海洋中探索知识的诗与远方。从书页间的思辨到城市中的行走,从传统艺术的匠心到生命科学的微观世界,一份份特色作业不仅是东湖中学师生共育的智慧结晶,更承载着少年们对世界的热忱与思考。让我们循着他们的足迹,共赏这场充满温度与深度的成长盛宴!
初一:在经典与实践中触摸文明
【语文·文字有灵,书卷生辉】
张宁老师带领的初一语文备课组:温达先老师的“新年作文接龙”让文字如春溪流淌——初一5和6班以“满是人间烟火气,尽展世间佳节欢”为引,串起春与希望的温情记忆;陈云秀老师以书法对联创作的方式带领学生践行传统文化的魅力;张宁老师引领的阅读之旅更显锋芒。
•初一(1)班陈德业化身“语言侦探”,在《东言西语》读书报告中,用“网络热哽”解密生活中的语言学趣味;胡涵同学以“荒诞中的真相”为题,对比《动物农庄》《世说俗谈》中的权力寓言,剖析历史循环的深刻隐喻;初一(2)班许道平则以一场《动物农庄》哲思辩论,叩问“乌托邦何以成为枷锁”。初一7班黄睿熙、林熙媛、梁可淇书法新春对联,翰墨笔端书写新春吉庆。
【历史·行走的课堂,文明的对话】
郑哲芸老师带领的初一历史备课组:当历史走出课本,少年用脚步丈量千年文明:
•初一(1)班江星瑶与初一(6)班苗薇艺走进深圳博物馆,以耀州窑青瓷莲花碗为媒,重现唐宋海上丝路的瓷光帆影;初一(2)班邓澎泽驻足南山博物馆北魏佛像前,解读胡汉交融的造像艺术密码;初一(7)班雷良宇更远赴四川阆中古城,用镜头讲述“巴蜀第一江山”的明清建筑密码。
【美术·年画新绎】
黄俊老师指导的蛇年年画创作中,初一学生将赛博朋克光影融入传统门神构图,灵蛇衔珠化作像素风图腾,传统与现代碰撞出别样年味。
【生物·微观世界的诗意】
班树梁老师带领的初一生物备课组:细胞模型手工展台上,学生用扭扭棒编织叶绿体的螺旋之美,以黏土捏制线粒体的能量之核,让教科书上的示意图跃然掌心。
【地理·用画笔丈量家园】
庄晓丽老师带领初一地理备课组:画下祖国大地,探索深圳绿岛,地理知识在笔端具象化。
初二:以笔墨绘山河,以赤心观时代
【语文·书海撷英】
曾嘉敏老师带领的初二语文备课组:“我喜爱的一本书”海报长廊中,《三体》宇宙化作水墨晕染的星云,《小王子》玫瑰在剪纸立体构图中绽放;随笔集里,有少年记录城中村灯笼匠人的坚守,亦有凌晨五点半深圳湾日出的哲思。
【历史·致敬改革者】
林蓝蓝老师带领的初二历史备课组:改革开放主题手抄报上,初二(4)班以“蛇口开山炮”为坐标轴心,用时间轴串联“国贸大厦拔地起”“华为破茧记”等深圳地标故事,笔触间皆是特区拓荒牛的豪情。
【道法·城市的温度】
耿蕾、纪春妙老师指导的“我的深圳故事”手抄报中:有描绘白石洲菜市场方言地图,记录“五湖四海的早安”;也有走访福田区政务服务中心,图解“一窗通办”背后的治理智慧;更有“榜样人物”专题里,手绘雷锋的“伟大一生”,致敬平凡微光。
教育,在东湖生长为一片森林
当作业不再是纸面的重复,当学习成为一场向美而行的探索,东湖学子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厚植人文底蕴,在实践与思辨的共振里锻造未来公民的襟怀。这些跃动着生命力的作品,正是“幸福东湖·高质启航”理念最生动的注脚——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成长不是独行,而是与文明共舞。
文/张宁
图/东湖中学各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