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生主体作用日益凸显、AI技术赋能愈发彰显的背景下,为深刻重塑课堂结构,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罗湖区“融智”课堂研究正式拉开帷幕。2024年11月22日上午,罗湖区“融智课堂”首场课例展示活动在罗湖区桃园小学融智教室正式开展。此次活动由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桃园小学协办,聚焦课堂研究,探索全新动能。罗湖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延勇,罗湖区教科院院长李春娥,副院长陈小波,主任张静以及小学英语教研员潘莹倩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桃园小学书记林炳雄、梅园实验学校书记徐博担任课例点评嘉宾。锦田小学小学校长徐敏带领锦田小学团队参加活动。
锦田小学张俊晖执教题为《ANewFestival》的融智课堂研讨课。本节课以学生为学校设计新节日为大情境和主要任务,教师将融智教室分为旧知激活区、灵感创造区和合作评价区,带领学生在融智教室的场景布置中查阅校园节日掠影,回顾有关节日的旧知,实现知识复现;鼓励学生在图书角、活动角发现节日创意,小组合议形成统一意见,实现灵感激活;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灵感创意的驱动下,借助AI技术开展对新节日的创意撰写和语用输出,实现任务合作;组织学生打破空间界限,依据“creative”及“complete”两个标准,开展小组展示和组间互评,实现评价互动。
课后,与会领导和专家对课例进行点评。罗湖区教科院张静主任说到,本节课有专门的区域和相对充裕的时间,小组内的讨论能够更加深入;悉心布置的教室里有不同的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环线展开的评价区,可让生生评价更加真实且全面。
高延勇局长点评道,本节课是融智课堂研究的创新大胆尝试,初步构建了场景育人的物理空间,树立了场景育人的理念。未来可以多尝试探索AI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的融合,实现课堂的深度革新。
锦田小学高度重视新技术与课堂的融合,努力打造“新生活教育”样态下的新教学场景和课堂模式。学校将持续深入研究“融智课堂”,为罗湖教改和拔尖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文:张俊晖;图:桃园小学;审核:李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