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深圳市洪湖小学组织五年级部分学生走进深圳市少科城·科创实验室基地,开展“寻科技之美,探智慧之光”主题校外实践实践。
校内阅读课是“读行课堂”的重要前置环节,在活动开展前,少科城导师向学生推荐《国之脊梁》、《时间线上的全球史》等书籍,学生到学校图书馆阅读科技有关的书籍,学习科学知识和生活常识,学生们在书海中畅游,感受着科学的魅力和力量。
学生怀着好奇的心踏入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在少科城导师细致的讲解下探究汽车基本结构;了解新能源纯电轿车的转向制动悬挂、底盘结构等;亲自体验动力电池、汽车电机、汽车转向系统、动力系统等组装。
无人机体验区则为学生们开辟了另一片充满奇幻与挑战的天空科技领域。导师从无人机的基本构造剖析到其在多元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无人机的工作原理和在日常生后中的重要作用。随后,在导师的帮助下,学生亲手操控无人机,沉浸式感受“无人机”的魅力,感受着科技带来的震撼。
活动结束后,学生感慨地说:“这次在实验室的经历真的太宝贵了。以前,汽车对我来说只是一个能在路上跑的交通工具,但现在,我知道了它背后复杂而精妙的设计。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那些高科技的部件,像动力电池和电机,让我看到了未来交通的无限可能。每一次组装操作,都像是在搭建一个通往未来的桥梁,让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敬畏和热爱。这次探究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深入学习新能源汽车知识的大门。”
在试点“每周半天计划”工作的过程中,洪湖小学开设极具创新性和教育意义的教学模式——“读行课堂”,旨在为学生们带来了丰富而独特的学习体验。“读行课堂”最关键的一点便是阅读内容与行走环节紧密相连,二者相辅相成,如同一个有机的整体。
单周的半天阅读课拥有一套系统而精心规划的阅读体系,学校的教师团队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为每个年级量身定制了阅读书单。而“行”这一环节更是“读行课堂”的精髓所在,它是阅读内容的生动实践。双周的校外实践课以“寻美”为主线,大胆尝试探索审美教育,紧密结合周边社区和共建基地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如到洪湖公园领略生态画卷之美、到少科城探索科技奇幻之美、到深圳美术馆感悟艺术璀璨之美......
“读行课堂”实践活动成功实现了书本知识与现实实践的深度融合,为学生们搭建了一座从知识汲取到实践应用的坚实桥梁,犹如在封闭的教育城堡中打开了一扇通往真实世界的大门,让知识在实践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
(文/詹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