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普通学校为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差异化教学,提升罗湖区融合教育的教学质量,2024年5月22日,罗湖区融合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在深圳市洪湖小学成功举行。
此次活动汇聚了大鹏新区特殊教育教研员王燕玲老师、罗湖区特殊教育兼职教研员廖思娜老师、洪湖小学校长李国平、洪湖小学副校长虞汉舜、罗湖区示范校种子教师、区内各学校的融合教师代表、洪湖小学的心理老师和融合资源老师等共同参与。活动由洪湖小学融合种子教师邓文红主持。
活动伊始,洪湖小学的周云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下册英语第十单元的第二课时《Twoseeds》。周老师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和生动的肢体动作,引导学生感受两颗种子生长过程中的乐趣,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和真实表达。周老师还特别引导了有特需的孩子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通过同伴互助学习合作,有效增强了这些孩子的自信心。
接着,洪湖小学的沈雨竹老师带来了一节班队课《我的幸福时光》。沈老师以亲切的教学风格,通过故事《真幸运》激发学生对幸福的感知和回忆。课程采用了静像表演、共同绘制幸福画卷、小组展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寻找中体验幸福,沈老师积极调动有特需孩子的沉浸式体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随后,大鹏新区的钟老师对一年级下册英语第12课进行了说课展示。钟老师的教学设计融入了面向特需学生的目标达成评价,活动梯度设计,充分展现了她对融合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在执教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后,与会教师深入探讨了这两节课。大家一致的高度评价了沈老师和周老师的课堂。兼职教研员廖思娜老师说道:两位老师将特需孩子真正融入大集体中,教师通过语言、眼神的引导、组织生生互评等多种方式,把爱融入课堂,极大鼓舞了特需孩子。教研员王燕玲老师对本次活动表达了高度的赞赏,并对洪湖小学在融合教育方面的重视与努力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和鼓励。
最后,洪湖小学党支部书记李国平对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总结。他指出,洪湖小学在推进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实施了多层次的参与和投入。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们以高度的责任心,细心地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通过巧妙的安排,无痕地融入各种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望未来,洪湖小学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加强教师的融合课堂教学实践能力,致力于为有特殊学习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进而推动罗湖区融合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新的提升。
文/欧阳王丹:核/张艺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