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下午,锦田小学青年教师成长共同体“琢玉坊”培训活动在二楼报告厅如期开展。湖北科技学院兼职副教授、湖北科技学院“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深圳高级中学(集团)东校区小学部教学处副主任付步雄应邀来到锦田小学,针对“琢玉坊”此次“妙笔生花,写好校园故事”的活动主题,为青年教师做《以高质量新闻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题的专题讲座。
“有些学校做的好,有些学校吹的好,有些学校做的好吹的也好”,讲座伊始,付步雄便以“做”“吹”两字引导青年教师思考学校宣传和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付步雄认为,学校宣传的作用有四,由此可见其定位:见证学校发展历程(记录);讲好学校成长故事(传播);总结学校办学经验(提炼);打造学校文化生态(传承)。然而面对现实,付步雄认为,一些不专业的学校新闻人在内卷的教育生态中“声嘶力竭”地内耗。
这个结论是付步雄在研究了大量的校园故事新闻稿的基础之上提出的。凭借专业的眼光审视这些新闻稿,他进而指出,当下校园新闻写作存在一些误区:谨小慎微(领导职务通篇出现);抒情泛滥(喜欢抒情和发表议论);主次不分(流水账形式记录);标题不精(抽象概括抒情不知所云;导语不当(穿靴戴帽画蛇添足);体裁混淆(通讯消息边界不清)。每种误区,付步雄皆配以各校新闻稿截图,圈画突出,案例诊断,一目了然。针对有些新闻稿撰写者喜欢发表议论的通病,他委婉指出补救方法是借他人之口,转述为第三人称的语言。至于那些繁冗的导语,他高呼“导语就是一句话新闻”。紧接着,伴以经典案例,他教授校园新闻标题与导语的写法,并结合校园经常举办的活动,介绍了“一种板块式写作模式”。
“学校宣传不仅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也关乎教师自身发展”,付步雄认为“会写学校新闻的人百事可为”:会让自己的文字功底变得厚实,逻辑思维变得通畅,提炼归纳变得精准,格局视野变得高远。提到自己11年的“记者”经历,付步雄坦言,正是多年的校园新闻写作锤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总结来说有:板凳坐冷的坚韧、笔耕不辍的坚持、通盘把握的视角、前瞻学习的习惯、纵横勾连的深度、立体考量的思维,发现美好的眼光。付步雄希望与在座的青年教师们共勉,同时他呼吁:教师群体中一定要有专业的“记者”,让他们记录校园故事,传承学校的文化。
讲座结束,校领导为付步雄颁发了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此次培训活动由课程发展中心副主任赵筱茜主持。锦田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锦田小学党总支书记衷万明,锦田教育集团纪委书记陈有新、秘书长李玉成,锦田小学副校长蒋炼、课程发展中心相关行政以及全体“琢玉坊”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文:胡孝鹏;图:韦林辛;审核:赵筱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