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教师们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认识及干预,4月21日下午,东湖中学特邀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吕军老师为全校教职工作了一场题为“学生行为问题及有效应对”的专题讲座。
讲座上,吕军老师首先用校园中发生的真实事例与老师们进行讨论,随后通过学生上学带手机、上课玩手机、上课看课外书、近段时间不交作业和作业质量下降等常见行为问题引起在场老师的共鸣并问道:“我们的批评能使学生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吗?”台下老师们均摇了摇头,答案是否定的,过度的批评不仅会让孩子形成习得性无助、不自信、对自己要求低等超限效应,还会使教师自身产生工作压力感和个人挫折感。因此,可以用正强化替代批评,使学生与老师共同收获教与学的幸福感。
其次吕老师以看图片、讲案例、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从自我意识、情绪行为、性心理和社会交往四个方面分析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她强调在教育中,尊重是主旋律,教师要在遵循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下施教,不过分干涉和限制,让学生在规则里自由地诉说自己。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我们应该:降低要求,学会等待,及时鼓励,学会接受,暂缓处理,慎请家长。有事例、有分析,吕老师句句精湛,道出了教师的心声,在座老师们频频点头表示认同。
最后,吕老师以好书推荐的方式,与所有老师共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号召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提高了东湖中学全体教师对初中生常见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认识,增加了心理干预和行为问题纠正的知识和技能,为我校教师用心育人提出了实质性的应对策略。
如果说家庭是学生成长的土壤,学校则是学生成长路上的雨露及阳光,教师则是辛勤耕耘的园丁。身处发展迅速并充满着变革、竞争的时代,学生的心理发展更应该得到及时关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老师们掌握心理学知识,了解任教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发展规律,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工作,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助力!
文:许乐怡图:张君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