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促进劳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12月16日,深圳市中小学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以线下+线上研讨会方式在深圳市罗湖区滨河实验中学拉开帷幕。深圳市教育学会会长金依俚、秘书长钟莉、副秘书长李志远、理事长杨焕亮,深圳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专业委员会理事、各校专家领导和全体中小学劳动骨干教师出席开班仪式。
“学习是永远不过时,是永远增值的精神财富!”金依俚会长在讲话时说到,她代表深圳市教育学会对深圳市中小学综合实践专委会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和高度的肯定,并预祝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杨焕亮理事长首先对各位专委会理事、专家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以“两个好”对活动的举办进行概括。第一个“好”是画好同心圆,通过利用专委会平台,将劳动教育的成果复制推广,成为专家骨干的孵化器;第二个“好”是,要当好东道主。他说“光明名菜是乳鸽,最好乳鸽在育新”,热烈欢迎大家到育新学校参观交流。
作为承办线下活动的东道主,深圳市教育学会中小学综合实践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滨河实验中学校长宗春雷详细为大家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安排,向大家发起到校指导工作的诚挚邀请,并预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滨河实验中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新课标任务群重组为滨实四大校本项目群,构建“1+3+N”劳动教育体系。在劳动教育实践经验分享中,滨河实验中学劳动科组长王诗伟为大家介绍了滨河实验中学的“1+3+N”劳动教育体系,即根据课标要求每周开设“1”节劳动教育必修课;每学期常态化开展大扫除、校内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劳动“3”项常规活动;以及在家庭承担家务、在社会承担责任(如联动社区做义工等)“N”种校外体验。在《走进草编艺术,感受非遗魅力》的课例分享中,王老师通过课堂实录视频,直观的展示了项目式学习中明确任务、劳动准备、制定计划、组织实施、交流评价等环节设计,“通过在学生中找‘大师傅’的方式进行‘生生互助’,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与会老师们受益良多。此外,王老师还对滨河实验中学“三化四定五个一”的教研方式进行了介绍。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实践教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广东省中小学校外教育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综合实践教育培训专家杨春良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关于劳动项目设计与实施的精彩讲座。他对深圳市的劳动教育的开展表示赞叹,对深圳市教育局、教科院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表示高度认可。在讲座中,他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涵、中小学劳动项目设计、劳动项目实施与评价、劳动项目案例撰写四个方面,由浅入深,由概念到具体,由宏观到微观,结合相关劳动教育实例对劳动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让与会老师们获益匪浅。
通过一线教师的案例分享与专家的引领指导,深圳市劳动骨干教师对劳动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的了解更加深刻,为进一步落实劳动课堂教学和提高教研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全体劳动教育教师将会以饱满的热情、振奋的精神不断探究劳动教育课程,推进劳动课程的高质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劳动教育为学生发展赋能,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图文:王诗伟、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