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罗湖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和侨务工委主任葛微、罗湖区翠北实验小学总校长李巍、深圳市传统艺术文化促进会秘书长杨协英等三位区人大代表携同东晓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李周爱、罗湖区翠北实验小学图书馆馆长张立辉,来到深圳市洪湖小学,进行“生态教育”情况调研,以探寻可复制的优秀经验,助力罗湖生态特色教育品牌的打造。
区人大代表等一行人在洪湖小学校长李国平、副校长虞汉舜、督导中心主任黄鑫焕、洪湖公园管理处主任宾勇光等人的陪同下,重点参观了自然教育中心、“雅荷轩”美术社团、荷香书院等生态教育特色场馆,开展了深入的面商会谈。
会议伊始,黄鑫焕主任首先代表学校就生态课程建设角度,从“源起、措施、成效、不足”四个方面向代表们汇报洪湖小学生态教育开展总体情况。洪湖小学生态教育以开放、融合的教育理念引领,充分利用好洪湖公园综合实践基地,家、校、园联合,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全面构建和实施生态教育特色课程,如“识荷”、“种荷”、“创荷”、“写荷”、“画荷”、“诵荷”等,把科学、美术、语文等各学科甚至跨学科的学习活动延展到社区、到公园,让学生获得“开放式、沉浸式”的实践体验。虞汉舜副校长从荷美生态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四个方面作了补充汇报。洪湖公园管理处主任宾勇光表示,洪湖公园作为一个“儿童友好型”、“全龄友好型”公园,一直以来,全力支持洪湖小学的生态教育课程的实施,无条件给学生教育提供资源,近期不断升级改造,致力于为周边居民甚至是全体市民打造一个更优质的生态生活、教育场所,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支持更多学校探索生态育人。
与会代表、嘉宾们高度肯定洪湖小学与洪湖公园的园校共建生态教育课程及模式,同时也就“如何对此较为成熟的生态教育经验进行改良、复制”展开讨论。张立辉馆长认为很多学校周边没有如洪湖公园这样的优质生态教育基地,生态课程实施很难深入、全面。李巍校长提出的“生态课程实施的具体时间、空间安排”“‘荷美少年’评价体系”等关键问题发人深省。杨协英秘书长倡议各学校积极引进传统艺术文化资源丰富生态教育。葛微主任强调,各个学校应在智慧借鉴他校生态育人经验,积极整合优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探索生态教育校本模式。
李国平校长代表学校感谢人大代表对学校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并表态将聚焦问题,不断反思改进,继续推进校园融合,更合理有效地整合各类生态资源,服务学生、教师、社区的成长发展,先行示范为全区学校做出榜样,共同打造罗湖区生态特色教育品牌。
文/吴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