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上午,罗湖外语小学二6班积极响应深圳市“每周半天计划”校外实践教育要求,落实“美育一件事”培养目标,走进仙湖植物园苦苣苔园,开展“苦苣苔园的求救”沉浸式研学活动。3小时里,同学们跨学科融合探索,解锁苦苣苔科植物生存密码,立志成为濒危植物守护者。
上午8点30分,同学们乘坐大巴抵达目的地。集合合影后,班主任发放研学手册,着重强调“不采摘、不喧哗、不脱离队伍”的“三不”原则,一场与“岩壁精灵”的奇妙邂逅就此开启。
在“秘境探索:苦苣苔的生存密码”环节,6组同学手持AI植物识别设备与研学任务卡,在岩壁间仔细寻找濒危植物。“AI识别设备显示这是报春苣苔,叶片边缘有锯齿状纹路!”同学们兴奋地交流着。植物学讲解员结合实物,详细讲解苦苣苔科植物“岩壁生存”“昆虫传粉”的独特本领,引导大家观察叶片厚度、花朵形态与生长环境的关联。科学老师组织“植物适应环境的秘密”讨论,同学们积极记录发现,在观察与思考中揭开植物的生存智慧。
“美育实践:植物的艺术表达”环节,知识与创意激情碰撞。美术老师示范彩纸叠剪技法后,同学们分组创作。有的用彩纸拼贴出苦苣苔花朵的层叠结构,配上环保标语;有的在长卷白布上喷绘植物轮廓,用渐变色彩还原叶片变化。创作时,大家遵循“最小干预”原则,让艺术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
活动尾声,同学们将作品制成巨型“守护画卷”,集体宣读《濒危植物保护公约》。此次研学延续了校内课程知识脉络,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与生态责任感。学校前期准备充分,后续还将把学生作品纳入成果展,联合社区开展“濒危植物保护”主题宣传,让自然教育持续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