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新秀小学“育苗工作坊”青年教师教学研讨活动,在历经近4个月的精心筹备与推进后,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以“青春,正值妙龄授课日,智慧火花照课堂”为主题,全体青年教师积极投身其中,骨干教师全力指导,采用“观摩—实践—展示”三阶段式推进模式,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关键问题,持续深化“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成功达成既定目标,实现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学质量的双重提升,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研讨示范环节,唐红亮、马尚平、邓志锋三位党员教师率先登场。唐红亮以《大象的耳朵》为例,对青年教师如何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特点、年级要求设计教学,以及在教学上如何根据学情组织实施教学,作了很好的示范;马尚平则以《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为例,在AI赋能背景下,深度探索语文原生态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巧妙平衡二者关系,全力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邓志锋带来的体育课,巧妙融合运动强度与教育温度,凭借专业示范与激励话语,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性,完美诠释“在汗水中成长,在游戏中育人”。
青年教师的课堂展示亮点不断。语文课堂上,高尚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漏》一课,创新构建“小主播培训会”情境,匠心独运地运用“四图支架”,引导学生绘制人物关系图、动态路线图、情感心电图和结构转换图,逐步深入理解故事内涵。同时借助AI技术实时分析朗读情感、生成讨论热词,成功突破理解“漏”的象征意义这一教学难点。高尚老师采用的“四步法”(绘—演—思—创),为民间故事教学树立全新范式,生动展现“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数学课堂上,庄小云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秉持“做数学”理念,通过“叠一叠、撕一撕、折一折”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索中发现数学规律。课堂创新设计“猜想—验证—应用”三阶探究路径,先让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不同三角形内角和,再经撕角拼接、折叠验证,最后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巧妙融入几何画板动态演示,直观呈现角度变化关系,并借助“小小设计师”情境任务,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三角形建筑模型,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课堂气氛热烈,充分体现“做中学”的教学魅力。
本次活动,青年教师以小组合作形式合力呈现素养课堂,青春的活力与创新设计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骨干教师全程深度参与听课评课,凭借深厚教学经验为青年教师精准把脉,耐心点拨关键问题。分管教学的唐红亮副书记在评课时着重指出:“青年教师应敏锐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善于将学生的‘意外回答’转化为教学的宝贵资源。”这场传承与创新的激烈碰撞,为教研活动增添无数智慧火花。
在总结会上,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卢鉴钊对“青蓝工作坊”全体成员的积极投入给予高度赞扬,他赞叹道:“青年教师展现的卓越专业素养与蓬勃创新精神,让我们清晰看到学校未来发展的无限可能。”同时,他宣布将对展示的6个单元设计案例、15节优秀课例进行整理,汇编成教学反思文集,使其成为学校珍贵的教学资源宝库。
李丽云报道,马尚平编辑,唐红亮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