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上午,罗湖区美术学科五校结对联合研课活动在凤光小学开展。活动联合罗湖未来学校、罗湖实验学校、梅园实验学校、侨香实验学校,以凤光小学第25届“凤凰杯”美术学科展示课为载体,通过“课堂展示+说课研讨”的形式,搭建起区域美术教育资源共享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推动校际协同发展。
活动现场,凤光小学美术科组长董花平执教五年级《别致的灯饰》,聚焦“设计·应用”领域,以“造型—线条—光影”为主线,巧妙融合古灯文化与现代案例导入。课程中,学生通过造型分类、线条实验探索光影规律,在教师四步制作法示范后,以小组合作完成纸灯创作,并借助“光影画廊”开展多维评价,既培养了造型与光影把控能力,又将传统文化与环保意识融入教学,达成知识、创意与文化的三维教学目标。
侨香实验学校余蓉老师执教二年级《大花瓶》,立足“造型美与图案装饰美”的美育启蒙,以猜谜串联陶瓷文化,从材质、造型、图案三方面解析美感,结合剪纸、手绘等手工实践,融入对称技法与创意表达。课程在多元评价后延伸至非遗文化,实现美育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美、传承美。
罗湖实验学校苏颖俪老师围绕七年级下册岭南版《艺术·美术》“妙想逐飞天”内容进行说课,以“修复敦煌飞天壁画”为任务驱动,融合“欣赏·评述”“造型·表现”领域。学生通过小组探究不同朝代飞天特征,完成“修复+创新”实践任务,课程借助数字敦煌资源与跨学科融合,全方位培养核心素养,厚植文化自信。
跟组导师陈勇在点评中指出,董花平老师的课程以“审美感知”为核心,善用数字化手段动态演示,教学细节匠心独运;余蓉老师的低年级课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直观呈现美育成效;苏颖俪老师的项目式学习理念前沿,创新教学形式为跨学科美育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范例。点评既提炼课堂亮点,又指明优化方向,为区域美育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尾声,李黎校长对陈勇老师为罗湖美术教研构建的特色模式表达衷心感谢,肯定其以育人视角引领教学、运用“三段论”等方法赋能课堂的显著成效。他呼吁各校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深化跨校联动,通过多元教研形式促进教师共研共进,提升专业能力,助力罗湖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翁敏/文左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