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主题为“智汇罗湖·科普万象”的罗湖区2025年度科普教育知行节活动在罗湖实验学校文体中心隆重举行。活动旨在营造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全社会携手开启科学教育的新篇章。罗湖区教科院副院长黄伟龙、深圳仙湖植物园领导王青、罗湖区教育局德体卫艺科科员谢育逢,罗湖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区科协委员吴慧仪及深圳仙湖植物园公众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张卫哲博士、罗湖区小学科学与科创教研员王仁宇等嘉宾出席活动。罗湖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黄文源、校长龙炜镔、副校长董向清以及全区中小学分管科普教育的行政和在科普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老师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深圳市罗湖实验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明嘉慧主任主持。
活动首先由黄伟龙致闭幕词。他鼓励大家以本届活动为起点,加速构建 “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生态圈,让罗湖成为创新幼苗的培育沃土,为罗湖学子铺就更坚实的科学成长之路!
接着深圳市洪湖小学带来科普剧《千年古莲的新生》,精湛的设计及用心的表演让观众感受到莲子与伙伴传递文明的生命史诗。科学与艺术的交融,让知识有了温度!
随后是为在科创实践活动中脱颖而出的师生与团队颁奖。获一等奖的学生代表庄诗涵、林文佳等20位学生,优秀组织奖学校罗湖实验学校、洪湖小学、梧桐小学、翠北实验小学、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翠园实验学校、仙桐实验小学、碧波小学、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安芳小学的代表依次上台领奖。
颁奖结束后,由四所科普教育先锋学校分享本校实践经验。
罗湖实验学校副校长董向清介绍了学校“家校社协同”科学教育体系,通过“三维协同”教师团队与“基础课程+项目式学习”双轨模式,以及学校如何开展南药工坊、海绵城市校园排水改造等实践项目,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深度融合。
洪湖小学罗依雨主任分享了学校“荷美教育”特色。依托洪湖公园开发“四季荷韵6+4+1”STEAM课程,涵盖观鸟实践、荷文化跨学科项目(如制作荷美食、创编荷剧)及科普志愿者服务。
梧桐小学谢昊廷老师以“山海文化”为基底,展示与兰科中心合作的“兰语者计划”项目式学习,带领学生通过探访实验室、化学成分提取实验、抗氧化能力研究等环节,在真实科研场景中“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培养生态保护意识。
翠北实验小学张立辉老师聚焦自然教育,介绍种子博物馆、昆虫博物馆、堆肥角及小花园等科普阵地,通过《翠北昆虫记》跨学科课程、自然笔记大赛等,让学生在触摸种子、制作标本、观测生态中感受生命科学的奥秘。
随后,深圳市仙桐实验小学的科普剧《穿越时光的科技梦》,以儿童视角展现科学之美,引发现场师生对未来的想象。
接下来,仙湖植物园张卫哲老师带来《植物园里的生命对话》主题讲座。通过解读植物演化与生态平衡,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奥秘与生命价值。
最后,罗湖区小学科学与科创教研员王仁宇老师上台,简要预告了将于2025年9-10月举行的罗湖区第八届大创客节,并介绍了本届赛事将更侧重人工智能教育、贯通培养和衔接上级赛事等关键信息。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既是对2025年罗湖区科普教育活动阶段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承诺。罗湖教育将继续以“先行示范”之姿,为学子插上科学翅膀,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活动在热烈掌声中落幕,但罗湖教育工作者在科普之路上的探索从未停歇——从校园博物场馆到校外科研基地,从传统课堂到项目式学习,他们正以创新为笔,书写科学教育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