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上午,深圳市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现场展示交流活动在罗湖实验学校隆重举行。此次活动旨在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的精神,推动教育的多元融合与创新发展,为深圳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实施提供一个重要的平台。
活动由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办,罗湖实验学校承办。全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兼职教研员和教师,以及陆丰、怀集教师代表参加了活动。
活动首先由罗湖区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宗艳老师带来《跨学科一体化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的汇报。宗老师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跨学科课程的设计理念,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探讨了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她强调,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不仅是知识的整合,更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宗老师的汇报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启迪,激发了大家对跨学科课程构建的深入思考。
罗湖实验学校党总支书记黄文源介绍了《罗湖实验学校南药思·行主题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该课程以南药为主题,将多学科知识融入实际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索自然与科技的独特平台。黄书记详细介绍了课程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成果,展示了学校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开创出一片跨学科学习的创新天地。
在现场跨学科展示环节,罗湖实验学校朱薇馨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设计美丽的南药园》项目展示。课程结合美学与生态学,让学生在项目中发挥创意和协作能力。吴琳冰老师则通过《南药园排水改造行动》展示了如何将物理和工程学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些展示课不仅体现了跨学科教学的生动与实效,也为现场观摩的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在展示环节结束后,大鹏新区教科院教研员黄珊红老师、龙华区教科院教研员王敏老师和陆丰教师发展中心在罗湖跟岗副院长邓耿选老师分别对两节展示课进行了点评。三位老师高度评价了课程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并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
最后,市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于洋老师对今日活动进行了深度点评。于洋老师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前景,建议进一步加强教师团队的合作与资源整合,为我们今后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指明了方向。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深圳市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上的创新实践,也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搭建了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通过这样的研讨与展示,深圳市的跨学科教学改革必将迈向更高的层次,为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新时代人才作出更大贡献。罗湖实验学校在此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将继续引领更多学校加入到教育改革的行列中,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道路上,深圳的教育工作者将不断探索、勇毅前行,期待未来的教育创新之路更加辉煌。
撰稿:晏雅琴
图片:李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