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小学名书记名校长培养项目团队莅临碧波小学进行指导。此次联合研讨活动汇聚了众多教育界的重量级嘉宾,包括华南师范大学胡中锋院长、许益峰书记、杨爱平副院长、廖克环副书记、李阳琇教授、蔡灿新教授、龙君伟教授、刘新秀博士、张国英博士。此外,项目组的实践导师——广州朝天小学的孔虹校长,肇庆学院教授发展中心肖晓玛主任以及来自江门市赵善明名校长工作室、清远市苏晓敏名校长工作室的专家团队,还有肇庆学院砚园班专家组成员及部分优秀学员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为碧波小学的发展与创新献计献策,展开了一场深入而富有成效的交流探讨。
一、联研课堂展风采
此次联研活动中,江门市赵善明名校长工作室团队的徐淑芬主任和梁培培老师为碧波学子分别带来了AI赋能的英语和语文课,碧波小学林丽真主任则向大家展示了“5·20”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数学课堂。
(一)语文
江门市蓬江区农林双朗小学的梁培培老师创新性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AI),在语文课堂上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鉴赏之旅。通过AI技术的赋能,梁老师带领学生们层层深入,细细品味了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望天门山》中的韵律美、色彩美以及动态美,让这堂课成为了一次难忘的文化盛宴。
这堂充满创意与智慧的语文课,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更培养了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梁培培老师表示,未来她将继续探索AI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元化、更富有创意的学习体验,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二)数学
林丽真老师在《搭配中的学问》课堂中,创设了小丑叔叔搭配服装的情境,快速点燃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了探索热情。
学生们围绕“有多少种搭配方法?”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探索,学生从自主学到合作学,在“搭”、“记”、“说”等操作中,从直观抽象到文字、图像、符号等,在多元表征中,感受不同的记录方式,体会到有序思考、简洁记录的必要性,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推理意识,课堂内思维火花四溅。
成果展示时,学生们自信满满地分享,旁听的老师们也被这活跃的课堂氛围所打动,对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模式和林老师课堂上的生态氛围给予了高度评价。
(三)英语
农林双朗小学徐主任呈现了一节主题为《Meetingnewfriends》的精彩英语课堂。徐老师设计了learntointroduceyourself,showyourselffriendly,makedifferentfriends三个主要驱动任务,活动丰富,难度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值得一提的是,徐老师将ipads设备及AI英语对话工具自然地融入到学生的课堂学习中,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二、教育讲座展内涵
近年来,碧波小学一直以“愉快教育”为办学理念,以“5·20小组合作学习”为抓手注重内涵式发展,一直致力于教育创新和实践,先后荣获了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广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深圳市德育示范学校、深圳市课堂革命示范学校、深圳市体育特色示范学校诸项殊荣。
议程第二项由深圳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碧波小学书记、校长汤学儒作“愉快教育之碧波创新实践”主题汇报。汇报展示了我校“5∙20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实操过程、改革过程中具体落实举措和成效。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线城市老校,碧波小学一直重视改革创新,注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积极推行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将不同学科的主题与特点整合在一起,不同年段每学期都会开展两次跨学科学习活动。通过学生投票选题筛选出共同关注的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再根据自主合作、自行调控、自由探索的方式开展相应的实践,最后再由老师、家长、学生共同生成多元评价装入成长档案袋,经过多年来的摸索与提炼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
孔子曾说过“寓教于乐”,碧波小学德育工作采用体验式德育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通过国旗下的讲话、课本剧表演、班级文化建设、校外德育实践活动等形式,把德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高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专家评议提高度
上午活动最后一项议程是由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及专家们对汤学儒校长的汇报进行评审。专家们纷纷表示学校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且可复制的探索路径,同时表示希望我校能持续深化教育改革,结合深圳的科创精神、地域特色进一步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在解决国家卡脖子问题的创新人才培养方面,需探索更多实践路径。其次,体验式德育虽有成效,但应拓展其深度与广度,形成更为完善的德育体系。最后,国际化办学方面,建议加强与香港等地区的交流合作,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
经过专家的深度点评,碧波小学将在未来的改革道路及学校发展方面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对今后改革落地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