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罗湖教育“14104”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罗湖教师队伍“五环一体”培养体系,全面提升罗湖区教学教研质量,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10月9日上午,罗湖区教科院李春娥院长带领多位专家教研员莅临罗湖实验学校调研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本次活动展现了我校青年教师朝气蓬勃、敢于奋斗的教法教风,各位专家调研员充分肯定我校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和集体教研中体现的扎实基础,同时也针对教学过程中待提升的部分提出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专家们通过蹲点听课、参加科组备课、交流评课多角度开展高质量的教学教研指导,为学校教学教研持续赋能。
语文科组的两位年轻老师呈现出各具特色的两堂高质量公开课。区兼职教研员徐平老师肯定两位老师新颖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构建真实的情境,引人入胜。同时也体现出在科组长江甦老师的认真组织下,语文科组勠力同心的的团队合作精神。
卢春泰老师教态自然,课堂定位好,课程设计能抓住重点,把一篇与学生有距离感《列夫·托尔斯泰》大胆地删繁就简,教学重点呈现出来。黄智老师则通过教学评一体化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带领学生体会《秋天的怀念》,在母爱和爱母的错位之中探寻亲情,展现出教师极强的语文专业素养。在课堂中黄智老师跨学科知识顺手拈来,让人眼前一亮。
随后初一备课组在刘禹组长的精心组织下,分享了他们日常备课中的新点子、好方法和使用新教材的心得与体会,认真分析了新教材之“新”,同时要切实守住语文课堂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数学兼职教研员罗国浩老师认为,李冉老师教态自然,精设导学案,引入内容接近生活;问题展开采用两种方法,多视角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发散思维;知识推进合理,采用讲练结合的模式;课堂学情的反馈及时,学生参与度高;多媒体的使用非常熟练。
许伟潮老师按照四环设置导学案,积极落实洪飞主任长期推行的方式;教师教态自然,声音洪亮,学生参与度高,课堂学情的及时反馈;教学设计有层次,选题合理,有代表性。
我校高欢九与徐夏颖两位老师两节精彩的公开课,引发热烈反响。高老师以8AU3《More practice》的读写综合课,展现其深厚的教学功底;徐老师则通过7AU1《Reading的Cause and effect策略》,引领阅读新风尚。刘锦慧老师对此高度评价,称赞这不仅是两位老师的个人风采,更是科组合作力量的体现,为大家呈现了高质量的教学课程。
随后的初一科组集体备课,何佩莹组长带领组员资料共享,团队凝聚力倍增。周家源老师结合专家见解,分享新教材理解,强调词块教学与动词活用,倡导学情适配的教学内容。刘锦慧老师更是从学生视角出发,精准定位教学盲点,其一线经验尤为宝贵。
物理兼职教研员和晓雅老师点评谢晓琪老师的《跨学科实践:制作隔音房间模型》这一节生动有趣的活动课。和老师充分肯定谢晓琪老师良好的教姿教态,基本素养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高,与学生互动十分自然。同时赞扬物理科组在短时间内备出高质量的课,国庆节假期布置了隔音模型的作业,是扎扎实实做教育。谢老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中“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和兴趣”和初中物理核心素养为指导思想,在活动探究中,加强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促进了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
此外,和老师还分享了她的项目式学习课程内容,以及在其它学校的听课感受。和老师将其经验倾囊相授,给予物理科组关于新课程《跨学科实践》新的灵感。
历史学科刘俊英老师和杨微老师,分别带来了两堂精彩的历史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的签订》。
区历史教研员肖仕扬老师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年轻的刘俊英老师充分展现了其深厚专业底蕴与课堂驾驭能力。课堂上的精彩瞬间,令人赞叹不已,充分彰显了初一历史备课组的严谨、用心与创新精神。
杨微老师以其深厚的教学功底与循循善诱的教学技巧,赢得了师生的赞誉。她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文献及地图史料的深度研读,以及沉稳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既引人入胜又充满思考的历史教学情境。这堂课以其完整、清晰的历史逻辑设计思路,展现了初二历史备课组在专业素养上的扎实、老练与高标准要求。
肖仕扬教研员高屋建瓴地解析了2024年深圳市中考的命题趋势,着重指出:在历史学科的常规课设计与实践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被置于核心地位,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又离不开学生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同时,她对罗湖实验学校历史教学团队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殷切期望罗实历史团队能够继续弘扬老中青三代教师传承不息的精神,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为2025年历史中考的辉煌成绩而奋斗。
道法兼职教研员白杰青老师评价:两节展示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清晰,教师课前准备充分,课堂安排紧凑,课堂氛围,活动形式多样,组织有序。
初一罗鸿森老师通过“识家之意味”、“扬家之风气”、“家定社会安”的三个环节,用梁启超家书结合小组探究的活动让学生对“家”有了理性认识。
初二张钰婷老师通“学生活动——今日说法情景剧”、“学生汇报——辨别违法行为”“案情回顾——做守法少年”的三个环节,用情境剧情表演的呈现方式,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从初三集体备课活动展示,可以看到这是一个齐心协力的团队。组员分工合作,通过共同研讨教材、分析学情、设计教学流程,做到了“三定”“三有”。组员还分享了教学经验,研究了真问题,实现了教师专业成长。
区生物教研员刘为华老师听了我校年轻教师陈桂钰老师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和杨韵琦老师的《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两节课,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细致、专业的指导:
杨韵琦老师:1、教学基本功扎实,教态自然大方;2、教学结构思路清晰,具有设计感;3、善于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4、逻辑渐进式推进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5、创设动画视频观看、游戏等教学环节,师生互动良好、气氛热烈;6、耐心等待、引导学生,教学综合素质好,具有一定的教学智慧。
陈桂钰老师:1、“小法官”环节有趣,既有学生活动,又有评价,体现“一课一得”;2、了解学情,师生互动良好,学生参与度高,气氛活跃;3、教学设计逻辑思维清晰,渐进式学习教学;4、善于启发学生;5、创设情境,体现新课标;6、讲练结合,教学活动环节完整,有评价、有小结等。
刘为华老师期待两位老师能继续努力,钻研教材,把教学工作做得更细致化。随后刘为华老师参与了生物科组的集体备课活动,肯定了生物科组的教研活动扎实有效,能很好地根据新课标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
地理兼职教研员徐敏毅老师对我校李佩珊老师和吴琳冰老师给予高度赞扬。李佩珊老师充分考虑了初一年级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限的情况,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利用一个橘子,帮助学生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整节课学生参与度高,以学生为主,有趣且实用,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吴琳冰老师的课堂师生配合度高,教学内容丰富,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流畅。图文并茂,学生活动生动有趣。数字化平台运用娴熟,加上口诀法,让课堂落实高效、有趣。
体育兼职教研员胡志文老师肯定了我校组织有序、设计合理的体育课堂和分层分组、循序渐进及由浅入深的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习得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谭励福老师自身专业能力较强,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给予学生反馈,给予学生规范的动作指引,做到了精讲多练。朱益民老师通过体育游戏吸引学生快速进入课堂,课堂上,声音非常洪亮,示范及讲解都非常标准,充满活力与热情,带动学生,教学内容循序渐进。
罗湖区教科院此次“百人听千课”活动是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指导和促进,也对学校提出了更高要求。黄文源书记表示,教育教研能力的提升是学校高质量发展之源,学校致力于搭建教学教研培训平台,以促进教师的成长发展,期待我校在教与学方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永争先锋。
撰稿:各科组、晏雅琴
图片:各科组、王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