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深圳科技影视周暨第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在深圳顺利举行。本次国际气候影视大会参赛国家和地区103个,影视作品多达987部。最终,来自希腊、中国、西班牙、土耳其等国家的六部影视作品分别获得本届大会金、银、铜奖。其中,深圳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罗勇老师拍摄的《峨眉山仙琴蛙》荣获铜奖,是深圳市唯一获奖影片。
影片创作者罗勇,现任深圳市行知职业技术学校传媒专业科组长,“影像与影视艺术”专业中学高级教师,摄影专业高级技师。作为行知职业技术学校的王牌教师,罗勇老师不仅是广东省中小学“影像与影视艺术实验基地”主持人,还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罗勇老师深耕摄影教育二十载,在行知职校培养出了多名优秀学子,向国内顶尖院校输送了大量人才。
本届科技影视周以“未来光影”为主题,倡导将影视作品与最新科技科普相融合。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所言“影视手段比科学数据更为直接有效,影视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地看到地球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也更能引起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人民的共鸣”。
罗勇老师带着摄像机走进峨眉山深处,探寻仙琴蛙的足迹。罗老师介绍,这是一部关于自然生态环境的纪录片。仙琴蛙是环境指示生物,是中国特有物种,栖息在海拔1000~1800米的水质优良的地方,叫声似悠扬的琴声,加之诗人李白与仙姑的传说,又名“仙姑弹琴蛙”。影片拍的是蛙,说的是生态环境。大自然的美妙,在于唤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通过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和管理处生态站的专家指引,确保内容的科学性,结合自然的趣味性巧妙呈现。
《峨眉山仙琴蛙》是国内首部以静观的方式记录仙琴蛙生活习性的影片,其中拍摄到的诸多画面是首次影像记录,十分珍贵。影片以介绍珍稀生物为载体,引发了人们对于环境、气候与生物多样性的思考,借助影视作品的媒介使得理念更有力量,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惠及大众。
本届气候影视大会的获奖作品将于2023年11月30日随中国代表团前往阿联酋迪拜参加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中国角”予以展示,向世界传播中国民间应对气候变化的故事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