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主导作用,激发广大劳动学科教师教研积极性,展示真实情境下的劳动课例样态,9月21日,碧波小学举行了劳动学科教研活动,罗湖区劳动教育教研员肖骥辉等一行4名专家受邀参加了活动。
在活动中,赵倍莹老师和三7班的学生为到场的专家、领导以及碧波小学的劳动教育教师们展示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研讨课——《纽扣掉了自己缝》。
这堂课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学生们在赵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缝制纽扣的五个步骤,掌握了缝制纽扣的技巧。其后,在赵老师的细心指导下,每位学生都成功地为各色“小裙子”缝制了一至两颗纽扣。孩子们的巧手翻飞,很快就将“小裙子”装点得美轮美奂。从初步的技巧了解到熟练的操作,孩子们在劳动中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还培养了细心、耐心的品质。为了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赵老师还让每个小组选出最优作品,最后进行全班投票,选出了“最佳巧手奖”。
活动结束后,专家们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本节课设计精巧,环环相扣,师生互动性强,学生们在劳动中真实感受到了工匠精神之美。赵老师的劳动指导专业、到位,用语精准简洁,与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默契。
碧波小学作为罗湖区首批“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历来十分重视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学校致力于打造“无边际”“沉浸式”劳动教育,开发劳动基地农耕、跨学科探究、“非遗”烙画、STEAM等十大劳动课程,“沉浸式”体验劳动之美。学校也将以此教研为契机,不断提升劳动教育质量,加强劳动教育改革,继续秉承“手作未来,感受劳动之美”的劳动教育理念,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劳动中收获成长与快乐。(图文/戴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