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上午,深圳市碧波小学开展了以“研诗教之法品诗意课堂”为主题的诗教专题教研活动。深圳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白皛、罗湖区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张静参加本次活动。
碧波小学滕昱、隆媛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两首诗均为王昌龄所作,前者是送别诗,后者是边塞诗。两位老师的教学侧重点各有不同。滕昱老师抓住诗歌的意象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隆媛老师侧重于通过联想培养学生感发的能力,探求边塞诗的价值。两位老师都抓住平仄指导学生读出韵律,课堂书声琅琅,诗韵袅袅。
白皛老师给碧波小学的老师带来了《怎样上好诗教课》专题讲座。白皛老师深耕诗词教学领域,是小学语文诗教方面的先行者。他从诗教的意义是什么、怎么上好诗教课两个方面分享自己的建议。
白皛老师认为诗教课的本质是育人,诗教应充满温度,在美好的声音中、节奏中、语言中、情感中滋养儿童心灵,让诗人的美好人格照亮儿童的生命。诗教应该让诗歌焕发生机,让诗歌的意义走进当下,走进儿童的生活,要发掘诗歌中生生不已的力量。白皛老师认为诗教课目标可以指向积累理解、语言鉴赏、审美熏陶、文化认知和人格教育,他也肯定了滕昱老师和隆媛老师在教学中合理取舍,有所侧重。白皛老师指出传统诗歌教学的五部教学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诗教课堂,诗教的方法应该是灵活的,不同类型的诗可以有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更要关注学生感官的体验、关注关键词句的品读、关注诗人如何表达情感、引导学生在声音中感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联。
诗教教学任重道远。碧波小学教师将对照白皛老师的要求,学习、思考怎样用诗歌来转向、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让学生具备感发的能力,指向生活和思考。(文/陈虹霞图/张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