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碧波小学全校的各学科骨干教师们齐聚一堂,参加学校“跨学科课程整合项目论证会”。今年是碧波小学开展跨学科整合课程的第二年,各个年级的课程设计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各个年级的课程主题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分别是《我爱国旗》,《认识植物》,《解密台风》,《我与乐器有个约定——自制乐器》,《关不紧的水龙头》,《走近勒杜鹃》。
一年级的课程《我爱国旗》,内容涵盖语文课文学习“升国旗”,数学组的“国旗中的数学”,音乐组的学唱“国旗国旗真美丽”,美术组的“画下心中的国旗”以及“我爱国旗”社会实践活动五大部分组成。
二年级的课程《认识植物》内容是由语文组的“认识植物”主题,数学组的“植物观察与利用”,英语组的“IntheforestPeriod1”,美术的“创意环保树叶贴画”,音乐的“悯农”五部分组成。
三年级的课程《解密台风》,各学科教师带领学生通过项目启动、组建小组、研究主题网、学习课程内容、制定小组计划、资料搜集、行动研究、调查设计、成果展示、评价活动了解台风、防范台风。
四年级课程围绕“自制乐器”主题,整合了科学的声音单元知识,美术的设计与制作知识,语文的“推介词”知识,信息的制作电子小报知识,最后以乐器演奏会的形式呈现成果。
五年级的课程围绕一个驱动性问题“如何有效开展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带领学生感受不一样的水文化、调查不一样的水节约、探究不一样的水实验、设计不一样的水方案、走进不一样的水用途。
六年级的课程围绕五大驱动性任务开展,分别是语文英语学科的“了解勒杜鹃”“赞美勒杜鹃”劳动学科的“种植勒杜鹃”,科学学科的“观察勒杜鹃”,美术学科的“创意勒杜鹃”。
各年级课程项目负责人从课程背景、课程目标、驱动性任务与预期成果、课程实施过程、各学科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证。虽然各个年级内容不尽相同,但是都体现着新课程标准“设立跨学科整合课程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互相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的指导思想。
汤学儒项目论证进行了点评。他首先肯定了新的一年的课程设计相比于去年的课程设计,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是老师们的集体智慧结晶。接着汤校长提出几点建议,一是注重拓宽学生视野,实现课内与课外知识的联动;二是寻找家长资源,实现校内与校外资源互补;三是注意呈现丰富的成果,为本学期末的跨学科课程成果展演积极做准备。
近两年来,碧波小学教师们在汤学儒校长带领下正在积极推进学校课程改革。学校将以跨学科课程整合作课程结构改革的重要手段和突破口,继续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不断研究探索和积极实践。(文/朱瑞娟图/罗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