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深港教育资源融合,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9月10日教师节上午,深圳市人大代表赴深圳市大望学校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初等教育融合建议案及深圳市大望学校办学方向调研活动,并对大望学校全体教师团队进行慰问。市人大代表肖幼美、许少琼、刘德全及深圳市大望学校相关同志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深圳市人大代表、大望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刘建琪的陪同下,人大代表一行实地参观校园,细致察看了教学楼、功能场馆、食堂等设施。校园内生机勃勃的学生氛围和专业耐心的教师团队给代表们留下深刻印象。
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校长刘建琪系统介绍了大望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始终秉持“赋能生命成长”的教育使命,通过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和实施生态教育特色办学,已成为深圳市教育改革试点学校,并获得多项重要教育荣誉。
然而,学校初建于1988年,2005年建成现有规模,校园设施相对陈旧。目前,为供应全校各楼层700余名师生午餐,学校尚未安装电梯,依靠人力送餐难度极大;近年来,为满足社区不断增长的学位需求,学校持续扩招,导致功能教室严重紧缺;尽管2022年学校成功建成中考考场,但现有教室规格、考场规模仍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求。此外,由于学校地处水源保护地,建设施工成本高、审批难度大,翻新校舍、拓展空间成为历届校领导长期以来的迫切愿望。
代表们充分肯定了大望学校近年来在课程建设、社团开发、文化培育以及校园物态环境提升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特别指出学校在校家社协同育人、自然生态资源等方面具有的明显优势。代表们建议,学校未来发展应紧密结合区域整体规划,尤其在东部快车道建设不断推进、深港交流日益便利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大梧桐生态融合区”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初等教育协同发展格局,为深港深度融合提供教育支撑和服务配套。
时值教师节,座谈会后,人大代表们向辛勤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送上蛋糕,表达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崇高敬意和诚挚关怀。代表们表示,教育是民生之本,强区之基,将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和推动作用,围绕学校面临的现实困难和发展需求,深入调研、撰写建议,争取各方资源与政策支持,共同推动大望学校办学条件的逐步改善和教育品质的持续提升,为罗湖教育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刘建琪书记、校长表示,感谢市人大代表的关心关注,“大梧桐生态融合区”是正面临片区经济发展的黄金窗口,东部快车道的建设、完善的生态资源及研学基地,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与实践平台。下一步,学校将积极利用地缘优势,探索与港澳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新模式,助力粤港澳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