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5日,深圳市罗湖区首届京深班级文化建设展示交流暨第二届中小学班级文化博览会在翠园东晓创新学校初中部报告厅盛大举行,活动面向全国直播。本次活动旨在促进京深两地中小学班级管理经验交流,展示罗湖区班级文化建设成果,推动教育理念与实践融合,打造先行示范的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新样本。翠园东晓创新学校作为承办方精心筹备,为教育同仁搭建了交流平台。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赵福江,北京《班主任》杂志社副社长刘京翠,《中小学德育》杂志主编王清平,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周峰、朱旭,《班主任之友》杂志常务副主编熊华生以及深圳大学教授张祥云等专家,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汝津、工委办主任胡鹏,罗湖区教育局局长高延勇以及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春娥,北京市相关专家领导和班主任代表,全国德育和班主任工作专家,汕尾陆丰市、肇庆市怀集县、潮州市潮安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深圳市教科院相关领导和专家,广东省百千万名班主任,全区中小学书记、校长和德育副校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人员、罗湖区省市区校四级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双百工程”新质班主任出席了此次活动。
开幕式:奏响文化序曲
上午9时,活动在翠园东晓创新学校八(4)班学生激昂的班歌《海阔天空》中拉开序幕,歌声中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随后,罗湖区梅园实验学校班主任邹志坚与星园学校班主任廖瑞共同演绎了《父亲写的散文诗》,歌声温暖人心,为父亲节增添了浓厚的温情氛围。
罗湖区教育局高延勇局长发表致辞,强调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班级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与殷切期望。高局长指出,班级文化是滋养学生心智、塑造品格的重要土壤,罗湖区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希望通过此次京深交流活动,汲取两地先进理念,推动罗湖区班级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打造具有罗湖特色的班级文化品牌。
会议进入颁发聘书环节,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汝津、罗湖区教育局局长高延勇为赵福江、刘京翠、王清平等全国德育和班主任工作专家,以及北京市6位“紫禁杯”优秀班主任颁发聘书,并为罗湖区省、市、区、校四级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暨“118军团”导师授聘,共同助力罗湖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建设。
论坛研讨:点亮教育智慧
开幕式后,班级文化建设论坛开启。翠园东晓创新学校何璇副校长担任论坛主持,来自北京和深圳的五位名班主任围绕“一间教室的美,把未知的教育点亮”主题展开对话。北京市的商瑜、孙敏嘉、吕莘老师,以及深圳市罗湖区的李玉子、龙卓良老师,分别分享了在班级环境设计、教育方式创新及师生情感交流方面的实践经验。他们通过生动案例和深刻见解,为在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专家点评环节,《中小学德育》杂志主编王清平指出,几位班主任的分享展现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多样性和创新性,强调了教育方式之美与情感交流的重要性,鼓励教师终身学习,深化班级文化内涵。深圳大学张祥云教授从教育生态角度提出,班级应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注重文化的理想性和未来指向,倡导通过真实互动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向。
专家报告:引领文化新向
北京《班主任》杂志社副社长刘京翠与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班主任工作部朱旭主任分别作了全国班级文化新样态报告。刘京翠副社长从班级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角度,强调了班级建设的系统规划和整体思维;朱旭主任提出“激活生态密码,重构文化基因”的理念,倡导通过生态教育理论推动班级文化的持续创新与发展。两位专家的报告为与会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空间。
专家点评环节,《班主任之友》杂志常务副主编熊华生教授肯定了报告的创新性与实践性,强调其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广东省中小学德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周峰主任指出,报告为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注重生态与整体发展,鼓励将班级文化打造成滋养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育美展示:彰显文化风采
下午活动在罗湖区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五(5)班合唱的自创班歌《追风少年》中开启,孩子们用歌声展现了敢于追风的信念。随后,翠园东晓创新学校二(3)班的孩子们以自创曲《创美之歌》,传递了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紧接着,罗湖区红桂中学的古典舞《采薇》将观众带入古典与现代交融的艺术世界。
育美故事:传递文化力量
翠竹教育集团总校长孔文东以《和美生长,多彩绽放》为主题,分享了翠竹教育集团内六所学校围绕“和美生长”理念,通过AI赋能创作班歌、沉浸式活动营造班级氛围的实践。
随后,星园学校副校长邓晓红以《一班一品润心,以爱育人启智》为题,分享了星园学校在特殊教育领域的班级文化建设经验。通过制定“一班一品牌”实施方案、举办“星美班级”评选活动等措施,星园学校让每一间教室都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心灵家园。
随后,与会领导与嘉宾移步至现场参观环节,近距离感受了“118军团”班级文化建设成果和翠园东晓创新学校班级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了罗湖区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
京深交流:共探文化新路
在“京深多彩班级育美”分享环节,来自北京和深圳的六位老师分别就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了精彩分享。
北京市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王茹老师以“三力凝聚,三行育人”为主题,介绍了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培养学生自信心、自主能力和责任担当的方法。
深圳市翠竹外国语实验学校陈小红老师以“1+3+n浸润式德育体系”为框架,分享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班级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经验。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冯可欣老师以“共筑大我,成就小我”为理念,讲述了构建集体与个体协同发展的班级文化,培养学生包容心、奉献精神和规则意识的做法。
深圳市罗湖外语实验学校黄琼老师以“心灵如月,德美自华”为主题,分享了通过月文化育人体系,将班级文化转化为学生的成长力量,实现环境熏陶、行为习惯养成和精神信仰升华的途径。
北京市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李天宇老师以“波源传递能量,青春蓄力远航”为题,介绍了将物理学科中的能量传递原理应用于班级管理,促进学生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方式。
深圳市翠园中学陈楷丽老师以“119实验室”元素周期表重构记组建班级为例,分享了通过理科特色班级文化建设,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实现全面发展的经验。
闭幕展望:擘画文化蓝图
最后,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赵福江对六位班主任的分享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班级文化不仅体现在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身心健康上,更体现在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教室的文化氛围中。他提到,通过参观翠园创新学校,看到了深圳中小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这充分展现了班主任工作和班级文化建设的显著成效。赵主任强调,班级文化建设需要主动建构,将社会优秀文化融入班级生活,同时注重辐射引领,将班级文化延伸至学校和家庭,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合力。
随着赵福江主任的精彩点评,深圳市罗湖区首届京深班级文化建设展示交流暨第二届中小学班级文化博览会下午的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展示了京深两地班级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为未来的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翠园东晓创新学校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探索创新班级文化建设模式,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罗湖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造优质教育生态。
撰稿:吴玉婷
供图:庄俊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