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桃李,百花齐放展新颜。6月9日下午,螺岭第26届百花奖第二轮学科交流总结会在一楼会议室隆重召开。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党委书记薛端斌、校长赖冬华等各级行政领导出席本次会议,各学科组齐聚一堂,共话教学成果。
本次会议由课程发展中心干事韦入歌主持,第一项为11个科组依次上台进行本学期百花奖总结汇报。
科学科组以数字化赋能与跨学科整合为抓手,推动AI深度融入教学、PBL项目式学习进阶发展;未来将探索GAI新应用,持续拓宽教学边界。
心理科组迎难而上,在技术赋能与跨学科教学中积极探索,虽面临技术适配难题,仍期待专业引领,解锁教育新可能。
美术科组锚定目标打磨课例,项目式学习亮点频现,未来将依托数字化实现精准教学。
音乐科组探索数字化与跨学科融合模式,以多元课例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反思不足后明确改进方向。
数学科组聚焦“三新”展示优质课例,以新情境、新思想、新学习点亮课堂,着力解决青年教师成长问题。
语文科组以“蝶变”“鱼跃”“燕省”“鹄起”四个关键词,见证新教师破茧成蝶,在技术赋能与学科整合中彰显特色,强调回归语文本真。
信息科组依循五步学习法设计课程,化解学生AI依赖问题,提升学生主动学习与批判思维能力。
劳动科组打造护眼主题跨学科课程,构建科学实施框架与多元评价体系,探索技术应用新突破。
道法科组紧扣教材内核,以AI赋能项目式学习,构建素养培育闭环,未来将探索“1+n”辐射模式。
体育科组以多节展示课为载体,融合核心素养,打造智慧体育课堂,积极应对教学管理等挑战。
英语科组助力新教师成长,优化AI应用,创新项目式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新突破。
会议尾声,螺岭副校长邹毅、副校长黄小梅分别对本次交流总结会给予高度评价。
邹毅副校长指出,第二轮“百花奖”教学实践呈现出多重亮点:项目化设计精准落地,跨学科融合主题鲜明,课程评价聚焦师生发展,全方位指向核心素养培育,为教育教学指明方向。
黄小梅副校长以“新、齐、真”凝练汇报特色,并从教学理念、实施路径、未来规划等维度提出专业建议,鼓励各学科组深化探索,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百花奖学科交流总结会,是教学成果的精彩展示,更是教育创新的全新起点。相信在各学科组的共同努力下,螺岭教育之花必将绽放得更加绚烂。
图片:卓心怡
撰稿:龚思
审稿:邓莉、韦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