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在周一华老师精心安排下,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一年级(7)班的孩子们跟随班主任张雪老师和10位家委走进梧桐山河碧道蕨园,开启了一场诗意与科学交织的自然探秘之旅。
探秘史前森林
踏入蕨园,孩子们仿佛走进了史前森林,眼前郁郁葱葱的蕨类植物仿佛在诉说着亿年间的故事。他们化身“小小植物学家”,仔细观察蕨类的螺旋嫩芽。他们发现黄庭坚诗中“蕨芽初长小儿拳”的景象,对此雀跃不已。他们触摸3亿年前的“活化石”,近距离观察笔筒树的鳞片与荷叶铁线蕨的羽叶,惊叹于蕨类跨越恐龙时代的生命力。
诗意中的科学
在蕨园里,讲解老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揭秘蕨类“无花结果”的孢子繁殖之谜,解读蕨类作为“森林加湿器”的生态角色。师生们纷纷吟诵着黄庭坚关于蕨类的诗句:“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感受古人食蕨智慧。诗句中的蕨类,既是自然的馈赠,也是文化的传承,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纷纷感叹:“原来蕨类还能吃,真是太神奇了!”
手植“史前勇士”
出了蕨园,孩子们亲手配土、栽苗、浇水,种下专属蕨类盆栽。看着自己亲手种下的史前植物,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有孩子骄傲的说:“我的蕨宝宝可是见过恐龙的!”
探索的馈赠
活动后,张雪老师总结道:“这场穿越时空的自然课堂,让课本知识在泥土中生根发芽。”孩子们不但带走了蕨类知识,更收获了科学好奇心与对生命的敬畏。
撰稿:周一华
图片:周一华
审稿:黄小梅、郭文芳